15年创新大课堂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一编 专题二 第一节课件.pptVIP

15年创新大课堂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一编 专题二 第一节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5年创新大课堂一轮总复习-语文-第一编 专题二 第一节课件

第1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 [考情分析] 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鉴赏诗歌的基础,它要求感受、理解诗歌中的形象,进而准确概括形象所寓含的感情。诗歌中的形象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还可以是物。但无论是人,还是景或物,形象的背后一定有作者站在那里,诗歌中刻画的形象只不过是作者的感情寄托而已。诗歌的形象具体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意象是古典诗歌鉴赏中最常用的术语之一,也是理解诗歌思想感情、体会诗歌意境的重要抓手。 近几年来,它日渐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2013年,直接考查意象的全国有4份试卷。高考在意象命题上主要有以下角度:找意象,析内涵,说作用(俗称“意象三考”)。另外,命题兼及由意象组成的意境。 2010~2013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诗歌形象考查情况统计表 [复习定位] 在高考中,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侧重于考查对形象的识别,对其特征的把握,对其象征意义的理解和对其社会价值的认识等。有时,会把对形象的鉴赏与诗歌的思想感情、表达技巧结合起来考查。 [真题体验]  (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竹轩诗兴 张 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这首七律题为“竹轩诗兴”,写竹轩景物,自然清丽。从所写的景致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志趣。 答案 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一、诗歌的形象分类 二、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三、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分类及作用 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4.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题型一 鉴赏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学考对接]  陶渊明《归园田居》 【问题】 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赏析“隐者”的形象。 【解析】 回答本题要把“隐者”隐居的环境找出来,从诗中看,他住的地方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与官场上的豪华相对;“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则说其环境之优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说明环境之僻静,生活之优雅。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再从中给人物找出一个定位。 【答案】 从“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暧暧、依依”等意象,可以看出隐者居住的环境的优美、僻静、优雅,(步骤一)可以看出诗人是一个远离闹市、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步骤二) [典例剖析] (2013·重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酬孝峙① [清] 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 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 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小试身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词作品中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要分析词人的自我形象,考生可深入分析词的上片。这首词上片共四句话,前两句写词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面带病容,颧骨凸起,比那光头垂眉、闭目参禅的和尚还要奇怪。三、四句写词人的心却仿佛终南山石缝中的一根青藤,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由此不难看出词人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却坚韧不拔的形象。分析上片可知,词人刻画自我的外在形象时,运用了描写的手法;刻画自我的内在性格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 (1)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 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 [解题建模] 解答鉴赏人物形象类试题 2.解题思路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主观形象(作者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和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若想理解人物形象,考生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