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铁桥南端2期工程也将於近期进行复建工程竹寮自然生态公园
曹公圳頭 鳳梨育苗所遺址 龍目大小井 斜張橋 舊鐵橋濕地教育園區 本濕地原作為垃圾掩埋場、採沙場和農地耕作使用,為達到環境與水質保護、提供民眾休閒遊憩和生態保育的目的,高雄縣政府和第七河川局特別開闢為人工溼地。此溼地共分三期,第 一、三期以民眾休閒遊憩為主,第二期面積80公頃,以淨水和生態復育為主 98年莫拉克颱風帶來的88水災重創舊鐵橋濕地教育園區,將整個園區夷為平地,但舊鐵橋協會志工毫不氣餒積極的動員投入復建,園區三期的復建工程已經完成,鐵橋南端2期工程也將於近期進行復建工程 合顏悅色植物染工房位於興田里紅崎山上。大樹區是玉荷包荔枝的故鄉,荔枝枝、葉亦是相當好的染材。周清河及黃鏸立夫婦致力將其運用於植物染,希望透過活動暨教學過程,廣為推廣介紹植物染之特色,以大樹鄉最出名的農作物,開發最具代表性的「荔枝染」,開拓極富意義的地方文化產業 林昭地老師擁有第一手傳統手拉坯技藝,是全台仍以「全台轆轤」(即俗稱「珠仔車」)做陶者。偏愛燒製古早味的陶器,作品不喜上釉,保持原色,燒製過程中有源自於柴火、落灰所形成的流紋、火紋,致陶器紋路如「紫火行雲」,因此被陶藝界喻為「紫雲燒」2000年榮獲中興文藝獎章特別貢獻獎 雅植歐洲香草園 * 高雄市大樹文史協會 大樹腳的尋跡 100年10月26日 尋跡內容 1 2 3 4 5 大樹地名由來及大樹三寶 地理位置與地形 大樹的古蹟與文化 地方產業與特色 結語~愛大樹的理由 壹~地名的由來 相傳很久以前,高屏溪畔有棵老榕樹,曾經有一戲班路經此地,全班人員牽手圍繞,方可圍住整個樹幹,因此稱此地為「大樹腳」 同治年間, 高屏溪水暴漲,湍急的水流把老榕樹沖失。大樹雖不見了,「大樹」這個地名卻留下來了 壹~大樹三寶 1 2 鳳梨:大樹土壤為紅棕壤(紅土),透水性好 ,保水力差,土壤肥力較貧瘠且礦物質豐富, 適合栽種鳳梨。主要有金鑽鳳梨、蘋果鳳梨等 3 水:屬玉山泉脈,泉水豐沛。俗諺「若食大樹水,無肥嘛會美水」。中華豆花、竹寮山觀光酒廠、喬志亞公司,永豐餘造紙廠均是 荔枝:大樹土壤為紅棕壤(紅土),排水良好 且酸性的土壤為佳。大樹鄉荔枝種類有玉荷包 、黑葉、糯米、三月紅、桂味,以玉荷包最多 貳~地理位置與地形 南北狹長約20公里 東西寬僅約2、3公里 面積約有67平方公里 參~大樹的古蹟與文化 ■舊鐵橋 ■佛光山寺 ■莊家古厝 ■ 曹公圳頭 ■飯田豐二紀念碑 ■竹寮取水站 ■坪頂給水廠 ■ 鳳梨育苗所遺址 ■龍目大小井 ■斜張橋 ■舊鐵橋濕地教育園區 ■竹寮自然生態公園 舊鐵橋 飯田豐二工程師於1906年督導興建,1910年病逝,1913年完工,費時八年 全長1526公尺、寬7.6公尺,24座虹狀的橋拱,是當時東南亞最長橋樑 1987年鐵路電氣化後,高屏舊鐵橋功成身退,目前已被列為國家級二級古蹟 佛光山寺 一座大乘佛教的寺廟,提倡「人間佛教」 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創辦於1967年 目前已經成為全台灣第一大佛寺 莊家古厝 莊家古茨 建築過程:姑婆寮為大樹較早開發之地,當地居民節儉勤奮, 遍植蕃薯養豬,家家在致富之後,紛紛聘請唐山名匠蓋起大厝 建築特色:古厝為傳統四合院建築,雕樑畫棟極為精美,格局為 「七包三」的四合院,也就是廳堂七間、門屋三間之四合院 曹公圳頭 清代道光17年曹瑾上任鳳山縣令,時值鳳山縣旱災,巡視至高屏溪畔,費時 2年,於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完工。使原本屬於看天田的鳳山平原,一躍變成允水田;原來盜竊橫行的縣治,一夕形成民生富裕的樂園。台南知府熊一本遂依據當地百姓感恩,命名為「曹公圳」 飯田豐二紀念碑 飯田豐二是日本靜岡縣人,在1906年興建下淡水溪鐵橋(高屏舊鐵橋)時為總工程師,因為負責盡職,積勞成疾,病逝於台南醫院,享年四十歲。死後生前好友小山三郎等人集資建紀念碑一座,並埋葬他的遺墨在碑中 竹寮取水站 興建原因與年代:因日治時期,大規模開發高雄市區(築高雄港)而設置。1909年籌畫,1910年6月進行建設,1913年12月竣工。具中國傳統建築及哥德式建築。 1998年12月31日定為縣定古蹟,為高屏溪流域最上游的取水站 取水源與輸送方式:將高屏溪的溪水抽取後輸送到小坪頂儲水池,經澄清淨水處後,再以重力(位差)輸送方式,順天然地形的高差,流放到低處的高屏地區,提供大高雄地區的民生用水 坪頂給水廠 位於小坪村,與竹寮取水站同時完成,具有將近百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