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300吨转炉车间设计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00吨转炉车间设计毕业论文 目 录 摘 要 V Abstract VI 第1章 绪论 1 1.1 中国炼钢生产技术的发展 1 1.2 转炉高效吹炼工艺技术 1 1.3 电炉兑铁水高效冶炼工艺 2 1.4 转炉顶底复合吹炼工艺 2 1.5 煤气回收与负能炼钢 3 1.6 结论 4 第2章 炼钢过程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 5 2.1物料平衡计算 5 2.1. 1 计算原始数据 5 2.1.2 物料平衡基本项目 6 2.1.3 计算步骤 7 2.2热平衡计算 13 2.2.1 计算所需原始数据 13 2.2.2 计算步骤 14 第3章 300吨氧气顶吹转炉设计 18 3.1 转炉炉型及各部分尺寸 18 3.1.1 转炉炉型及其选择 18 3.1.2转炉炉型各部分尺寸的确定 18 3.2转炉炉衬 20 3.2.1炉衬材质选择 20 3.2.2转炉炉型各部分尺寸的确定 20 3.3砖型选择 20 3.4转炉高宽比 21 第4章 氧枪设计 22 4.1 氧枪喷头设计 22 4.1.1 原始条件 22 4.2氧枪水冷系统 24 4.2.1氧枪枪身尺寸的确定 24 第5章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车间设计 26 5.1转炉车间组成与生产能力计算 27 5.1.1 转炉车间组成 27 5.2 转炉车间主厂房工艺布置 28 5.3 主厂房主要尺寸的确定 29 5.3.1 炉子跨主要尺寸的确定 29 5.3.2 加料跨主要尺寸的确定 34 5.3.3 浇铸跨主要尺寸的确定 36 第6章 连铸设备的选型及计算 41 6.1钢包允许的最大浇注时间 41 6.2铸坯断面 41 6.3拉坯速度 42 6.4连铸机流数的确定 42 6.5 铸坯的液相深度和冶金长度 43 6.5.1铸坯的液相深度 43 6.5.2连铸机的冶金长度 43 6.6弧形半径的确定系数 44 6.7连铸机生产能力的确定 44 6.7.1连铸机与炼钢炉的合理匹配和台数的确定 44 6.7.2连铸浇注周期计算 45 6.7.3连铸机的作业率 45 6.7.4连铸坯收得率 46 6.7.5连铸机生产能力的计算 47 第7章 炼钢车间烟气净化系统及精炼设备的设计 49 7.1 烟气净化设备设计 49 7.1.1烟气特征 49 7.1.2烟尘的特征 49 7.1.3氧气转炉炉烟气净化系统 50 7.1.4烟气净化系统的主要设备 51 7.2炉外精炼设备设计 52 7.2.1选择炉外精炼技术的依据 52 7.2.2炉外精炼设备的选择 53 7.2.3 LF炉设备及其配置 54 7.2.4 VOD设备组成 55 7.2.5 LFV法精炼工艺 56 7.2.6钢包精炼过程对温度的控制 56 参考文献 57 致谢 58 附 录 59 第1章 绪论 1.1 中国炼钢生产技术的发展 我国炼钢生产工艺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自力更生阶段、改革开放阶段和集成创新阶段。 自力更生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指导下,新中国的炼钢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较快发展。但由于受到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我国炼钢生产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炼钢生产仍以落后的平炉一模铸工艺为主,中小型钢铁企业占相当大的比例。对20世纪50~60年代国际上开发投产并迅速推广的氧气转炉、连铸、钢水炉外精炼和铁水预处理【1】等新工艺、新技术国内迟迟未能大量采用。这一阶段建设了新中国钢铁工业的脊梁,培养了优良的作风和大批优秀的技术、管理人才,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振兴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阶段:这一历史时期我国采取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通过学习、引进、 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使我国炼钢生产技术逐步实现现代化。 集成创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开始学习并引进美国溅渣护炉技术,通过不断的技术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溅渣护炉技术,在全国广泛推广,获得巨大成绩。这标志着我国炼钢生产技术的发展开始从单纯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主,逐渐转移到以国内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的发展道路。随着国内炼钢生产技术的发展,我国钢产量快速增长,从1966年的1亿t增到2005年的3.49亿t,约占世界钢产量的三分之一,其生产技术的发展令全世界目。 1.2 转炉高效吹炼工艺技术 总结国内小转炉强化冶炼的基本经验归纳为: (1)采用高速供氧技术,强化冶炼。小转炉的供氧强度(在标准状态下)一般在3.5 m3/(t·min)以上,其中济钢、莱芜、唐钢二炼等十余家钢厂的供氧强度(在标准状态下)达到4.0 m3/(t·rain)以上,使纯吹氧时间缩短到11.8 min,冶炼周期缩短到24 min。 (2)加快生产节奏,提高转炉作业率。小转炉采用各种措施,减少热停时间,避免各类事故,保证转炉高效、有序稳定地生产。 (3)采用复合吹炼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