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期末模拟.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历史期末模拟

期末模拟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这表明孔子主张 A.待人宽容 B.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C.以善待民 D. 仁 《汉书·董仲舒传》:《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表明 A.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B. 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C. 僻邪说,正法度,天下可定 D.“大一统”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帝国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其经典著作成为学者和政治家的主要研究对象,直到2000多年后,也就是1911年满族王朝覆灭为止,孔子学说一直在中国居于统治地位。其原因不包括 A.孔子强调礼仪、顺从、和社会责任 B.孔子主张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 C.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下列能体现理学的核心思想的是 A.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B.“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C.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 D.心之良知是为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 “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两则材料所反映的相同的思想主张 A.民主思想 B.天人合一 C. “共和”思想 D. 民本思想 “万物都有水生成,又复归于水”、“人是万物的尺度”、“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上三种观点反映了早期人文精神 A.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B.开始关注自己周围的世界 C.把探讨的重点从神转移到认识自然和人及人性本身 D. 强调知识和美德的重要性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是靠终生 “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其中的“正道”是 A. 因行称义 B.因信称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造物者创造了人……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放弃,变得神圣。材料强调了 上帝创造了人 B.人可以随心所欲 C.人的价值和权力 D.人的理性 中国古代科技曾经走在世界前列,一度被称为“发明和发现的国度”,其特点契合 ①“天行有常” ,“ 天人合一” ②一束芦苇,相依而立 ③依正不二 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⑤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A.①②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某艺术展展出的一幅作品,其特点“不求形似求生韵”,情胜于景,运笔纵恣,淋漓酣畅,使生动的笔墨韵味与内在思想感情合一。请问该作品是 A.草书 B.行书 C.写意画 D.印象派作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作者认为① 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 ②强调“西用”必须服从、服务于“中体” ③ 当时“中体西用”为西学传入创造了条件 ④ 忽视了“西学东渐”的必然性 A.①③④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质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于目前。该历史情景表明 A. 中国被瓜分殆尽 B. 民族危机空前危机 C. 列强向中国输入大量资本 D.民主革命再次受挫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材料所反映了作者的主要意图 ①地圆学说 ② 中国乃天朝上国 ③醒世救国 ④中国乃地球上国家之一 A.①③④ B.②③ C.④ D.③ 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以圣贤义理文学置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与实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材料说明光绪帝主张维新变法的指导思想 A.西学中用 B.中体西用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