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材保管与养护课件
6、缺氧密封储存 (1)自然降氧;(2)气调养护;(3)除氧剂封存。 7、化学防治 磷化铝、溴甲烷、环氧乙烷 三、易变异中药商品的养护 (一)泛油 1、现象: 泛油的含义比较广泛,通常有下列情况: (1)指含动物脂肪和植物油脂的药材,在一定条件下,药材表面出现油样物质,手模发粘,内部颜色变深,并产生强烈油哈气味的变异现象。 (2)指含挥发油的药材,表面出现发粘,内部颜色变深,应有气味减失的变异现象。 (3)指含粘液质,糖性物质的药材,表面发粘,质地变软,内部颜色变深的变异现象。这类药材泛油,不产生不愉快气味,一般称为油粒、抽条、油果等。如麦冬、怀牛膝、枸杞子,含糖性的称为返糖,如糖参。 2、泛油药材: (1)极易泛油药材 怀牛膝、当归、党参、玉竹、黄精、麦冬、天冬、柏子仁、胡桃 仁、火麻仁、榧子、桑椹、杏仁、桃仁、郁李仁、千金子、枸杞子、巴豆、蛤蚧、刺猬 皮、鹿筋、鹿尾、哈蟆油、广狗肾等。 (2)易泛油药材 前胡、独活、太子参、紫菀、川芎、白术、肉苁蓉、苍术、橘核、酸枣仁、大枫子、砂仁、预知子、地龙、土鳖虫、青娘虫、蕲蛇、金钱白花蛇、乌蛇、胎盘、蜈蚣等。 3、泛油原因 (1)油脂氧化: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氧的作用下,油脂氧化所产生的中间产物醛、酮等都有令人厌恶的异味,随着进一步水解,产生分子量较大的聚合物,使油脂颜色变深。 (2)脂酶水解:含有油脂的种子、果实类药材中,有与油脂共存的脂酶。当库温升高,空气潮湿和药材含较多水分时,脂酶的活性增加。脂酶对油脂的水解作用,把油脂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许多低级脂肪酸氧化后(酸败)产生不愉快的气味和酸味。脂肪酸进一步水解,产生油哈味,药材颜色加深。 (3)微生物水解:含油脂药材浸染微生物后,微生物分泌的胞外脂肪酶将油脂水解,甘油被微生物利用,脂肪酸在菌体内继续分解,生成的醛、酮等代谢物排出菌体。这就使药材产生哈味、颜色变深。 (4)粘液质被氧化:药材中所含粘液质,在高温、高湿环境影响下,粘液质逐渐被氧化,产生糖醛和它的类似化合物,从而质地变软,糖分外渗,表面发粘,并使内部颜色加深。 (5)挥发油被氧化:药材中所含挥发油,性质极不稳定,在自行挥发的同时被氧化,产生类似泛油的现象。 4、易泛油药材的养护 (1)储存条件:易泛油药材应存放于阴凉库。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堆垛避免重压,避开日光照射。 (2)控制水分 :药材保持干燥状态又不失油性,酶的活性就低。因此入库时应测定安全水分,储存中应考查吸湿率变化,必要时采取吸潮、晾晒等措施。 (3)控制空气的影响:应尽量减少与空气接触,采取密封降氧。如自然降氧、气调降氧等,药剂熏蒸也可防止药材泛油。 (4)救治措施 对有泛油迹象或有轻微泛油的药材,可用下列方法处理: ①晾晒 除昆虫类药材外,易泛油药材均可晾晒。一般应采取阴干或晾干的干燥方法.但有些品种可以暴晒,如枸杞子、天冬、柏子仁等。 ②烘烤 动物类药材除狗肾、刺猬皮、鹿筋、水獭肝外,其他泛油初起的动物药材均可进行烘烤。烘烤宜用文火。 ③热蒸 对成为商品药材前须经热蒸处理的药材可用此法,即热蒸后不至于改变成分或成为另一种药材规格。如天冬、玉竹、天麻、白果等均可热蒸。热蒸后晒干即可。 (二)变色和气味散失: 1、变色现象 (1)泛油过程伴随变色。如柏子仁泛油后,由表至里变成棕红色,怀牛膝内茬变成暗棕红色。 (2)变色过程伴随气味散失。这主要是指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如薄荷、菊花、木香等。 (3)霉腐过程伴随变色。 (4)氧化过程伴随变色。如皂矾(FeS04·7H20)在风化时氧化变色等。 (5)药材所含色素分解而变色,如花叶类药材。 2、易变色和易气味散失药材的种类: (1)易变色药材:桔梗、黄芩、木香、人参、菊花、红花、玳玳花、月季花、玫瑰花、洋金花、闹羊花、款冬花、扁豆花、槐花、槐米、莲子心、通草、麻黄、陈皮、白芍。 (2)易气味散失药材:荆芥、薄荷、藿香、佩兰、紫苏、细辛、吴茱萸、八角茴香、小茴香、丁香、檀香、沉香、香薷、肉桂、厚朴等。 3、易变色、气味散失药材的养护 这两类药材储存期不宜过长,防止受潮,防止堆垛积热不散。具体措施和方法有: (1)储存条件:应存放于阴凉库,库内应干燥、避光。药材水分应符合储存要求。 (2)晾晒法 :选晴天,湿度低的气象条件,将其摊晾在阴凉通风处。如红花 、白芍、天麻、金银花,含挥发油的药材不宜晾晒 (3)尽可能的缩短存储时间:要按市场需求购进,避免盲目购进造成积压认真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 (4)密封法 :减少空气、日光对药材的影响,防止非酶原因造成的变色,或者延缓气味散失速度。 (5)气调法 :宜采用自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