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轮转向系统的设计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前轮转向设计毕业论文目录 1 绪论 1 1.1 汽车转向系统概述 1 1.2 汽车转向系统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2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构成 3 2 机械转向系统的性能要求及参数 5 2.1 机械转向系统的结构组成 5 2.2 转向系统的性能要求 6 2.3 转向系的效率 7 2.4 传动比特性 9 2.5 转向器传动副的传动间隙 11 3 机械式转向器总体方案初步设计 12 3.1 转向器的分类及设计选择 12 3.2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基本设计 12 3.2.1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结构选择 12 3.2.2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布置形式 14 3.2.3 设计目标参数表以及对应的转向轮偏角计算 15 3.2.4 转向器参数选取与计算 16 3.2.5 齿轮轴的结构设计 19 3.2.6 转向器材料及其他零件选择 20 4 齿轮齿条转向器校核 21 4.1 齿条的强度计算 21 4.1.1 齿条受力分析 21 4.1.2 齿条齿根弯曲强度的计算 22 4.2 小齿轮的强度计算 23 4.2.1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23 4.2.2 齿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26 4. 3 齿轮轴强度校核 27 5 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 31 5.1 转向梯形机构概述 31 5.2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方案分析 32 5.3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数学模型分析 32 5.4 基于Matlab的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 35 5.4.1 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概况 35 5.4.2 转向梯形机构设计思路 36 5.4.3 基于Matlab的转向梯形机构设计 37 5.5 转向传动机构的设计 43 5.5.1 转向传送机构的臂、杆与球销 43 5.5.2 转向横拉杆及其端部 43 6 基于CATIA的齿轮齿条式转向系统的三维建模 45 6.1 CATIA软件简介 45 6.2 齿轮齿条式转向系统的主要部件三维建模 45 结论 49 参考文献 50 致 谢 51 附录 基于Matlab的转向梯形机构设计程序 52 1 绪论 1.1 汽车转向系统概述 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需按驾驶员的意志改变其行驶方向。就轮式汽车而言,实现汽车转向的方法是, 驾驶员通过一套专设的机构,使汽车转向桥(一般是前桥)上的车轮(转向轮)相对于汽车纵横线偏转一定角度。这一套用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如图1.1所示,即称为汽车转向系统[1]。 图 1-1汽车转向系统 汽车转向系统分为两大类:机械转向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 1、机械转向系统 机械转向系的能量来源是人力,所有传力件都是机械的,由转向操纵机构(方向盘)、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汽车的转向运动是由驾驶员操纵方向盘,通过转向器和一系列的杆件传递到转向轮来完成的。机械式转向系统工作过程为:驾驶员对转向盘施加的转向力矩通过转向轴输入转向器,减速传动装置的转向器中有1、2 级减速传动副,经转向器放大后的力矩和减速后的运动传到转向横拉杆,再传给固定于转向节上的转向节臂,使转向节和它所支承的转向轮偏转,从而实现汽车的转向。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根据转向器形式可以分为:齿轮齿条式、循环球式、蜗杆滚轮式、蜗杆指销式。 2、动力转向系统 动力转向系统除了转向操纵机构(方向盘)、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外,其最主要的动力来源是转向助力装置。由于转向助力装置最常用的是一套液压系统,因此也就离不开泵、油管、阀、活塞和储油罐,它们分别相当于电路系统中的电池、导线、开关、电机和地线的作用。动力转向系的发展经过几个阶段,各个阶段也有不同的动力辅助系统。 20世纪50年代,美国GM公司率先在轿车上采用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该系统是建立在机械系统的基础之上,额外增加了一个液压系统。为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PS)。 1983年,在液压助力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日本Koyo公司推出了具备车速感应功能的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 1988年日本Suzuki公司首先在小型轿车Cervo上配备了Koyo公司研发的转向柱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990年日本Honda公司也在运动型轿车NSX上采用了自主研发的齿条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也就是现在应用车型极为广泛的EPS系统。 SBW线控转向系统是继EPS 后发展起来的新一代转向系统,具有比EPS 操纵稳定性更好的特点,它取消转向盘与转向轮之间的机械连接,完全由电能实现转向,彻底摆脱传统转向系统所固有的限制,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和驾驶的方便性[1]。 1.2 汽车转向系统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3个基本阶段 , 线控转向系统为其发展趋势[1]。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转向装置的结构也有很大变化。汽车转向器的结构很多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