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汽车面漆桔皮缺陷毕业论文
目录
第1章 绪论……………………………………………… 5
1.1汽车用涂装材料现状…………………………… 6
1.2我国汽车用涂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6
1.3汽车涂装车间工艺流程………………………… 7
1.3.1前处理电泳…………………………………8
1.3.2 PVC、中涂…………………………………10
1.3.3车身面漆涂装…………………………… 11
1.3.4车身修饰、喷蜡………………………… 12
第2章 汽车面漆涂装工艺………………………………13
2.1汽车面漆的组成及原理…………………………13
2.1.1汽车面漆的组成………………………… 13
2.1.2油漆的原理……………………………… 13
2.2涂装的定义及功能………………………………15
2.3汽车面漆的性能要求……………………………16
2.4汽车面漆工艺流程………………………………17
2.4.1汽车涂装工艺的特点和侧重点第章 车身面漆涂层性能测试分析及效果评价车身面漆质量漆性能各色汽车用面漆漆膜3以下)。这些配套涂装体系在欧美都已成熟应用。
在世纪之交的2001年,已采用水性中涂、底色漆的轿车分别占总产量的百分比北美7%、43%;欧洲32.5%、36%,其中德国已基本实现水性化,中涂占80%,底色漆占93%。而在亚洲采用水性底色漆的轿车只占1.5%。[1]
1.2我国汽车用涂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根据上述世界汽车涂装材料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环保法规的颁布,为适应保护自然环境,抑制地球温暖化,节省资源等时代要求,预测我国汽车用涂料材料的下一代将是发展采用环保型、节能省资源型汽车涂装材料及涂装新工艺。结合我国国情,少投入多产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追求新一代汽车用涂装材料的功能是:
第一:成本低,适当调整简化工艺。开发采用适用于3C1B的中涂、面漆涂装工艺的水性和溶剂型系的中涂、底色漆和罩光涂料(如日本马自达的有机溶剂体系的3C1B工艺和德国奔驰公司的水性3C1B中涂、面漆涂装工艺)。在保证涂层质量达标的基础上,调整膜厚和提高涂装效率,削减使用量。
第二:节省能源。如“湿碰湿”涂装工艺,减少烘干工序;涂料的烘干温度低温化或缩短烘干时间(特别是罩光清漆的双组分固化);UV热双固化型清漆。节能就是减少CO2的排放量。
第三:零排放化。现用溶剂系中涂、底色漆和水性中 、水性底色漆低溶剂(VOC)化、高固体分化;双组分低温固化型罩光清漆、高固体分化、水性化;无VOC的粉末涂料(含浆状粉末涂料)薄膜化。
第四:商品竞争力。靠涂装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即提高汽车涂层的质量和多样性来适应市场的需要。
第五品质的稳定性。涂装材料的施工性能和涂膜性能(含耐候性、防腐蚀性、耐酸雨性、抗划伤性、耐崩裂性等)应保持稳定。
1.3汽车涂装车间工艺流程
涂装车间的运行监控采用自动控制、自动测量与记录,通过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生产信息化管理。为确保产品质量和车间内环境,涂装车间厂房采用全封闭,空调送风,严格控制温度湿度,保持微正压。
汽车涂装车间工艺流程一般可概括为:前处理电泳PVC中涂金属底色漆罩光清漆修饰喷腊。
1.3.1前处理电泳
生产流程为:洪流冲洗——预脱脂——脱脂——一次水洗——二次水洗——表调——磷化——三次水洗——四次水洗——一次纯水洗——电泳——UF1喷淋——UF2喷淋——UF3喷淋——二次纯水洗。
电泳,就是车身的第一层漆,即底漆。主要作用是车身防腐蚀,由电解、电泳、电沉积、电渗四过程,根据车身带电极性分阴极电泳和阳极电泳。涂层厚度一般要求18~22μm,湿膜须160~190℃的高温烘烤条件干燥成膜。主要控制参数有固体份、颜基比、MEQ值、电压等。
简单的电泳工艺图,如图(1-1)
图(1-1)
阴极电泳涂料的主要组成如表(1-1)所示:
项目
主要组成
组份
用途
基础树脂
聚酰氨或聚脂改性的环氧树脂
色浆
主要为颜料份
交联树脂
封闭异氰酸树脂
乳液
主要为树脂份
中和剂
有机酸
中和剂
用于调整槽液PH值和MEQ值
调整溶剂
醇、醇醚和酮类溶剂
补给溶剂
用于调节槽液溶剂含量
表(1-1)在复合涂层中,中涂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层,其作用早已为大家所熟知对提高面漆的丰满度、附着力和其它机械性能及复合涂层的耐候性能均功不可没当底漆涂层粗糙度高、不平整,或修整打磨后底漆层露底需喷修补底漆,或者对涂层厚度及丰满性要求很高时,中涂层非常重要。另外,在某些喷涂浅色以及鲜艳颜色的金属面漆的场合,为保证不出现色差,应用浅色或同色中涂也是必须的。总之涂层体系中是否需要中涂层,应根据产品质量要求,面漆颜色以及生产过程的成本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并进行必要的试验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