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课件
第一专题:;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对规划区域现时土地资源的特点、利用结构与布局、利用程度、利用效果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
包括;○通过分析应掌握以下情况:
①区域土地利用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
②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变及其变化趋势;
③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和布局特点;
④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
⑤土地利用的效果;
⑥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一、收集必要的图纸与文字资料
(一)土地利用资料
1、土地资源详查及更新资料(分幅图、台账、技术报告、面积汇总表等)
2、历年土地面积统计表
(二)土壤、植被、气象资料
1、土壤调查系列图件和技术报告; 2、植被调查系列图件和技术报告
3、农业气象多年观测资料及农业气候区划
(三)社会情况
1、行政组织;2、文教、卫生、福利设施的基本情况
3、人口资料(历次人口普查成果、人口百岁表、男女年龄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妇女生育模式、人口机械变动、计划生育改革等)
(四)自然情况综述资料
1、地理位置;
2、自然条件概况综述(土壤、植被、地貌、气象、水文、地质等)
(五)经济概况
1、历年社会经济统计年报; 2、经济发展战略; 3、五年计划资料
4、有关经济效果分析;20;;二、编绘土地利用现状图(可插入土地利用现状图)
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万
省(市)土地利用现状图——1:20万~1:100万,一般为1:50万
地(市)土地利用现状图——1:10万~1:50万,一般为1:20万
县(市)土地利用现状图——1:2.5万~1:10万,一般为1:5万
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1:1万或1:5000。;四、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链接文本)
1、耕地,着重分析:
◇耕地面积及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耕地内部水田、望田天、水浇地、菜地、旱地的面积及各占耕地比例关系 ◇人均耕地占有量;
◇耕地生产力水平结构,如高、中、低产田百分比;
◇耕地的地域分布、利用差异;
◇水资源情况、灌溉条件;
◇制约耕地利用的主要因素等。
2、园地,主要分析:
◇园地面积及所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园地内部各种果园、茶园、桑园等的比例及分布情况;
◇园地生产情况;
◇人均占有量;
◇销售情况等。;3、林地,主要分析:
◇现有林地面积及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有林地、灌木林、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等面积、占林地面积比及分布情况。
◇林地的生产情况及计算森林覆盖率。
4、牧草地,主要分析:
◇现有牧草地的面积及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在牧草地中所占比例及分布情况;
◇产草量、载畜量、发展潜力等。
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主要分析: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在各区域所占面积及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城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盐田、其他特殊用地的面积及在居民点工矿用地中所占比例;
◇居民点空间分布;
◇按城市和乡镇分别计算人均用地面积等。;6、交通用地,主要分析:
◇交通用地面积及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交通用地中各种交通类型用地所占的比重;
◇道路网的密度、路面等级结构及布局;
◇分析现有交通网是否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等。
7、水域,主要分析:
◇水域面积及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河流、湖泊、沟塘、水工建筑等各种水面面积及所占比重;
◇可利用的水面面积,已利用的水面面积;
◇各种水域的分布特点及利用状况。
8、未利用土地,主要分析:
◇未利用土地面积及所占比重;
◇未利用土地类型、面积、布局;
◇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分布位置、适宜开发利用的方向、开发利用的潜力及存在的制约因素等;
◇难利用土地的类型、面积、分布等。;五、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是指运用多年的土地统计资料分析各类土地面积及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从动态变化分析中,揭示土地利用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土地利用可能存在的状态,并阐明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例如:因自然灾害或人为不合理利用造成耕地面积的减少、耕地质量的下降、森林草原的退化、非农业建设用地的超限等;或者由于大搞植树造林,使森林覆盖率提高;以及由于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使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等,最后得出具体的分析结论。
○通常采用纵向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
○常用的分析评价指标主要有:;1、各地类年均变化量
各地类年均变化量=某一时段某地类的面积变化量/该时段的年数
2、各地类人均面积的变化量
各地类人均面积的变化量=统计基期某地类的人均面积-统计末期某地类的人均面积
3、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制图与AutoCAD习题集(第2版)习题答案.pdf
-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单元测试 (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df VIP
- 超级猩猩健身房品牌手册.pptx VIP
- 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的创新路径与案例.docx VIP
- 智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消费品以旧换新策略的实施案例分析与借鉴.docx VIP
- 基础护理学课件 14.第十四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ppt
- 电动港机装卸机械操作工(门机)技能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考点21:学会拓展延伸-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pptx VIP
- 急性胰腺炎【48页】.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