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资源学之新马尔萨斯主义
————孔丽丽 城规10-0班 主论点: 人类与身边生物及环境共同作用,相辅相成 ,资源稀缺有目共睹,若依旧乐观对 待资源环境,不居安思危,下一个受难的可能就是你我他。 分论点1、世界人口增长与有限物质的矛盾 2、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4、资源枯竭与退化 5、能源问题 马尔萨斯:“人口曾几何级数增长,超过曾算数级数增长的食物供给,最后只有用饥荒、瘟疫和战争来减少人口。” 2、4、8、16、、以2的倍数增长—几何级数增长 2、4、6、8、、 以2为等差级数—算数级数增长 从上表世界人口增长数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容量已经逐渐超过其可承载的人口限度。我们需要控制人口,丰饶论中主张:人是解决世界上一切问题的源泉。人们想要多少子女,就有自由生多少子女。可是,难道他们难道不曾发现在世界的某些角落。。。 人口、环境、资源、野生动物\人口.wmv 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WCS)近日新公布了一批因气候变化而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名单。该协会在名为“感受热浪的物种”的报告中表示,受到毁林、开垦、海洋温度变化以及接触新的病原体等因素的影响,又有数十种野生动物进入濒临灭绝物种名单。 名单上有代表性的动物包括: 火烈鸟,一种喜欢生活在湿地的群居鸟类,主要分布在印度、非洲和中南美洲。由于全球湿地面积迅速缩减,火烈鸟的生存岌岌可危; 伊洛瓦底海豚,生活在东南亚湄公河流域,对水质和盐分的变化极为敏感。由于湄公河水温、水质的变化,该物种正面临灭绝风险; 麝牛,羚牛的近亲,生活在加拿大和格陵兰岛北部和北极地区。由于温度的升高,食物的减少,迁徙到该地的北美灰熊会成为它们最大的天敌; 玳瑁海龟,海龟科,是玳瑁属下唯一的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温度的升高会使其雌性个体偏多从而导致性别失衡。 1、温室效应 原因:①主要原因: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co2等温室气体。 ②自然原因 后果:引起全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生改变。 2、酸雨 原因:工业和交通中的燃煤、燃油产生了大量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后果:水、土壤被酸化,生物受危害,腐蚀建筑物,危及入体健康。 分布:欧洲、北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3、臭氧层破坏 原因:人类排放过量的氟氯烃 后果:过量的紫外线辐射导致危害人体健康和农林牧渔业,破坏生态环境。 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 2009年3月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32个资源型城市被列入,其中包括9个地级市(包括山东枣庄、湖北黄石、安徽淮北、安徽铜陵、黑龙江七台河、重庆万盛区、辽宁抚顺、陕西铜川、江西景德镇)、17个县级市(包括贵州省铜仁地区万山特区、甘肃省玉门市、湖南省耒阳市、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等)和6个市辖区(包括辽宁省葫芦岛市杨家杖子开发区、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等)。 据报道,此前,国务院确定的第一批资源枯竭城市共12个(包括阜新、白山、石嘴山、焦作、大兴安岭等)。国家发改委解释称,此次公布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旨在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中央财政将给予两批(44个)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探出一条新路。 另悉,国家近年将暂不再审定新的资源枯竭城市。 核能、石油PS太阳能、风能、水力 全球石油储量仅可用54年 核能如果一旦没控制好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对当地影响几十年都消除不了, 1.核能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之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 放射线,故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 2.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热到环境裏,故核能电厂的热 污染较严重。 3.核能电厂投资成本太大,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 4.核能电厂较不适宜做尖峰、离峰之随载运转。 5.兴建核电厂较易引发政治歧见纷争。 6.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 成伤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