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传染病.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传染病

第十章 传染性疾病 麻 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强,易感率高。 诊断要点: 一、病史 (一)一般发病前10—14天左右有麻疹接触史,但接受过被动免疫者可延长至3—4周之前。 (二)病初有发热、鼻塞、流涕、流泪、畏光、咳嗽等卡他症状。 (三)病后2—3天两侧颊粘膜出现特征性费柯氏斑,约2—3天后消失。 (四)发热3—4天出现皮肤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波及面、颈、躯干及四肢。3—5天出齐,出疹时全身症状加重,体温持续不退,咳嗽加剧,可出现并发症。 (五)皮疹出齐后按出疹顺利消退,随皮疹消退热渐退,并留有色素沉着,可有脱屑。 二、检查 (一)体征: 1、咽部及双眼结膜充血,费柯氏班于起病后第2—3天出现,为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2、皮疹为充血性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可融合成片,严重病例皮疹可为出血性,皮疹于出诊3—5天后消退,并有棕色色素沉着,可有脱屑。 3、以上情况提示有并发症可能:高热骤退;疹未出透而突然隐退;出疹期面色灰白,四肢冷,出现声嘶、紫钳、呼吸困难鼻翼扇动,肺部有罗音;心音低钝、心率快或疹退后仍持结高热,有呕吐、昏迷、惊厥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并发继发性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可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 2、多核巨细胞检查:于出疹前2天至出疹后1天,取病人鼻、咽、眼分泌物作涂片,瑞氏染色,直接镜检多核巨细胞。 3、病毒分离:发热期取病人血、尿或鼻咽分泌物作组织培养,可检出麻疹病毒。 4、血清抗体检测:病人血清中于出疹1—3天内出现中和抗体,血凝抗体和补体结合抗体,于2—4周达高峰,此时,如抗体效价4倍以上增高有诊断意义:特异性抗体1gM,出疹后3日多呈阳性。 三、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隔离卧床休息,供给足够水分和易消化的需营养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保持口腔、皮肤、鼻咽部、眼部清洁。 (二)抗病毒治疗:可选用干扰素或病毒唑。 (三)对症治疗:高热时小量退热剂,切忌退热过猛,咳剧时祛痰、镇咳。 (四)治疗并发症: 1、并发细菌感染时选用抗生素治疗。 2、高热、中毒症状重者、重症心肌炎、并发喉炎、肺炎、脑炎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并发心衰时早期应用强心剂治疗。 四、疗效评价 (一)治愈:隔离期满,临床症状(包括并发症症状)消失,皮疹完全消退。 (二)好转:隔离期未满,临床症状(包括并发症症状)改善,皮疹完全消退。 水 痘 诊断要点 (一)病史及体格检查 1、流行病学:通过接触传染或飞沫传染的易感儿90%发病,多见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冬春季发病较多,可获终身免疫,潜伏期11--24天。 2、前驱症状:发热、食欲不振和不适感。 3、皮疹特征:在发热当天即出现皮疹,为向心性分布,以躯干,头部及腰多见,四肢稀少。皮疹初为丘疹或红色小丘疹,数小时或1天后转为椭圆形疱疹逐渐变干,中心微有凹陷,最后结痂,再经数日至1—3周脱落,不遗留瘢痕。上述皮疹在病程中陆续分批分期出现,在同一皮区可见丘疹—疱疹—痂盖等三种不同形态的皮疹同时存在。在口腔、咽部和外阴等粘膜上也可见小红丘疹,继而疱疹,破裂后成溃疡。少数呈现出血性皮疹或播散性水疱等重型,主要发生在用过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后。 (二)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分类比例无特殊变化。 2、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包括病毒分离和抗体测定。 治疗原则 (一)正在使用激素的患儿,在水痘潜伏期的头3天内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lO--20ml,或较大量的胎盘球蛋白,可使水痘的症状减轻。 (二)水痘患儿直至皮疹结痂变干后才解除隔离。接触水痘的易感儿不做检疫,但对有湿疹及长期应用激素治疗的小儿应重点保护。 (三)止痒及防止继发感染:应注意手、皮肤、口腔的清洁。修剪指甲,睡眠时将手包扎,以防无意中抓破疤疹,导致感染,局部搔痒可涂炉甘石洗剂,2%一5%碳酸氢钠湿敷,口服扑尔敏、息斯敏。 (四)对症处理:高热时用退热剂。如有感染化脓局部涂以1%龙胆紫溶液。 (五)维生素B12肌注:维生素B12能促进细胞内核蛋白形成,抑制水痘病毒对核蛋白代射的障碍作用,可加速临床症状减轻。肌注维生素B12500ug,1次或数次。 (六)抗病毒药物:麻疹减毒活疫苗每天1毫升,肌注共2天,阿昔洛韦(无环鸟苷)15—20 mg/kg 分2--3次静滴,3天后仍未恢复可再用3天,重型水痘可静脉应用干扰素50--100万u,静滴,每天一次,5—7天为一疗程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限为特征。并有引起各种腺体组织或脏器受损的倾向。 诊断要点 一、病史 (一)2—3周前以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或流行病学史,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