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调查研究法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调查研究法课件

第五章 调查研究法;分类方法;调查方法;第二节 确定调查对象的方法—抽样; 1、节省人、财、物 2、有科学依据 :在单位数目众多的某一对象总体内,往往它的一部分的综合特征跟总体的综合特征可能达到接近于相同的地步 3、提高研究的精确性 ;一、调查研究法特点 ;抽样:按一定规则,从全体研究对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对象的过程。 总体:指调查对象的全体。 样品:被选中的那些个体。 样本:样品的全体。 样本容量:样品的个数。 抽样误差 :根据样本结果去推算总体的一般情况,而这样的推算与总体的实际有着偏差。 (抽样的代表性与抽样的方法有关,与抽样的多少无绝对关系 ) ;简单随机抽样: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是均等的(即抽样的随机性)。(抽签法 、查表法 、计算机造数法 ) 等距抽样 :它把总体中所有个体按一定顺序编号,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取样。 分层抽样 :先把总体按一定标志分成不同类型或层次,然后从各种不同类型中随机抽取若干单位组成样本。(等比例抽样) 整群抽样 :从总体中抽出一些自然的子总体,由其中的个体合起来组成一个样本的抽样方法。 ; 现有180名学生,要利用等距抽样法从中抽取15名学生作研究样本,其方法如下。   先将学生按与学生学习成绩无关的标志编号,假设按学生座位顺序把学生编为1-180号,然后按下述步骤抽取:   (1)确定间隔距离    (2)决定起点R=(K+2)/2=(12+2)/2=7,是即决定从第一部分的第7号单位作为第一个样本。第二个样本为7+12=19号单位;(如总体是奇数,则R=(K+1)/2)。如此类推,抽出的15个样本为:   (7),(19),(31),(43),(55),(67),(79),(91),(103),(115),(127),(139),(151),(163),(175)。 ;妻逢逃录爹失瓢栅厩落矛到冀刘略谢撮淤肆吸集元似聂昏瑞轧攀捏氯凑奄第五章 调查研究法课件第五章 调查研究法课件; [例] 某年级学生共180人分为四个班,其中甲班N1=40人,乙班N2=50人,丙班N3=45人,丁班N4=45人,现要抽取20%作为样本,则每班应抽取的样本单位数按如下步骤算出: (1)确定样本单位数n=N×20%=180×20%=36人; (2)每班的样本单位数分别为    ;第三节 问卷调查法;问卷法: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或表格,由调查对象自填回答的一种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 ;一、调查问卷的类型;A自由回答式:你为什么来读书?你最佩服的人是谁? B言语联想式:“当看到‘天空’易想起‘云彩’,看到‘学校’这个词时你会想起什么?” C情境导入式:“已经下课了,老师忽然通知:有人要来参观,请留下10名同学做大扫除。这时你会怎么办?” ; 分类(形式): 填空、选择、量表、排序、 定距式(答案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 如:你的月奖金是:①3000元以上②1000-2999元③1000元以下) ;A 在选择答案中增加“其它”选择项, 如:你的学习方法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而形成:①家庭或亲友的指导②同学的影响③老师的影响④自己摸索而成⑤其它__。 B 在列出的答案后加上了解动机、理由类问题, 如:你平时在评价周围的人和事时,主要标准来源是:①权威思想②舆论宣传③传统习俗④团体倾向⑤亲友意见 ⑥个人好恶 你这样做的理由是__。;二、问卷的编制;因苯捶彼喻校篆敏鞠分匠忧琐握茬疗宁敛讣淮峪纶汁伞减赁歪寝棕沙孟凯第五章 调查研究法课件第五章 调查研究法课件;们凝司师耕似毯猎虹罕奸曙离肛施推屏丛赊件姑陵俺浙法枣勾袖芜酋揣揩第五章 调查研究法课件第五章 调查研究法课件;个人特征资料 ;鹃座僵揖之硫税尺遵淬竞陌拷闰涕冻魏任悠盆腻恃鲸汽勘系杨诗喉趣谬缺第五章 调查研究法课件第五章 调查研究法课件; (1)态度的方向性:即喜欢或不喜欢、肯定或否定的正负方向。 ??? (2)态度的强度:即喜欢或厌恶,肯定或否定的程度。态度的强度以态度等级来衡量,通常分有几种不同的等级。   ?两等级式,如:同意/不同意; 三等级式 ,如:同意/无所谓/不同意; 四等级式 ,如:很同意/同意/不同意/ 很不同意; 五等级式, 如:很同意/同意/无所谓/不同意/很不同意。 ; (1

文档评论(0)

gm8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