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第九章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文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版第九章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文化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3、时代精神及其作用 这一时代精神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是被全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崭新的精神风貌。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革命优良传统: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西柏坡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优良传统: 改革开放新时期优良传统: “64字创业精神” 伟大抗洪精神 抗击“非典”精神 青藏铁路精神 “64字创业精神 ” 1993年3月31日,江泽民主席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出了64字的创业精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 4、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     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规范和准则。 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是人们在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规范,是人类文明意识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调节家庭成员之间和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 家庭美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尊老爱幼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 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 回首历史,有很多熟悉的名字,走进一代一代中国人的心田,点亮道德的灯塔:革命战争年代的张思德、白求恩、董存瑞,和平建设时期的雷锋、焦裕禄、王进喜,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张海迪、蒋筑英、孔繁森…… ? 一撇一捺,写成一个大大的“人”字。越来越多的人们正在行动起来,以公民道德为蓝本,写就着一个个工工整整的“人”字。 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文明风尚正在形成。 让我们每个人从点滴做起,从个人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建设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温馨和谐的道德家园。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重要地位) ? 加强科技开发和科学普及,提高全社会科学素质。 ? 重视哲学社会科学。 ?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 如何建设: 为什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是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 我要读书 如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十七大提出的改善民生六大任务之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高度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科学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源泉,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首先必然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一个崇尚科学的民族,必然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 科技— 推动国民经济向前发展的火车头 火箭冲向九霄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国以世界上7%的耕地承担着养活世界上22%的人口的重任,人多地少的国情使得粮食问题成为困扰中国几千年的问题。 上世界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曾向世界发问:“21世纪谁将来养活中国”?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给出的答案不容置疑:“中国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把握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2、民族精神及其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