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陆奥宗光决意开战.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京-陆奥宗光决意开战

东京:陆奥宗光决意开战1894年6月2日,日本内阁成员齐聚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官邸开会。 外相陆奥宗光拿出一封电报,让阁员们传看。电报是日本驻朝鲜临时代办杉村浚发来的——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国王已准备向清朝请兵镇压。陆奥宗光的意见是:“如果清朝确有向朝鲜派遣军队的事实,不问其用任何名义,我国也必须向朝鲜派遣相当的军队,以备不测,并维持中日两国在朝鲜的均势。” 伊藤不敢怠慢,牵扯到海外派兵,他派人请来了军方的代表——参谋总长有栖川宫炽仁亲王和参谋本部次长川上操六。起初,除了陆奥、川上和海军大臣西乡从道以外,其他人对出兵都表示疑虑。陆奥努力游说大家,表示一定保护日本使馆和侨民安全。最终,内阁做出了派兵赴朝的秘密决定。伊藤博文进宫,按例奏请天皇施行。 派兵,派多少?会议没说。按照当时在日本休假的驻朝公使大鸟圭介最初的想法,五百到一千人即可。 可是,陆奥外相不这么想。 “实行干脆利落的政策吧!” 内阁做出了决定,陆奥一下子忙了起来。他命令大鸟圭介做好随时返回朝鲜的准备,又找到海军大臣西乡从道,商议决定大鸟将搭乘“八重山”号军舰赴朝,军舰和舰上配备的海军陆战队都将听大鸟的指挥。朝鲜内乱,他认为“此乃确立日本在朝鲜的势力之难得良机”。 当天深夜,陆奥和外务次官林董将川上操六请到外相官邸,共同讨论落实出兵朝鲜的计划。陆奥把自己想在朝鲜进取的想法对川上和盘托出,川上点头称是:“好!你若有这样的决心,就不要再搞姑息外交了。下决心去实行干脆利落的政策吧!军事方面的事情,我心中有数。” 川上考虑,日本出兵,势必要与清兵发生对抗,估计中国所派军队不会超过五千人,而日本要居于必胜地位,需要派六千至七千的兵力。陆奥对此有顾虑:“伊藤总理大臣是主张和平主义的。若一开始就派出七八千兵力,恐伊藤总理大臣不会同意。”川上出主意:“可以先派出一个旅团,伊藤总理大臣是文官,他知道一个旅团平时大概两千人,大概不会有异议。实际上派出一个有七八千人的混成旅团。” 后来,外务次官林董回忆当晚三人的讨论情况,说当天的会议“不是议论怎么和平解决问题,而是讨论了怎样进行作战和如何取胜的问题”。 川上操六能和陆奥宗光如此“心有灵犀”,一点也不让人意外,作为日本军部势力的代表,川上早就开始谋划与清帝国一战了。 保护日本的“利益线” 日本想对东亚大陆国家进行武力扩张,想了好几百年。早在丰臣秀吉初步统一日本后,就曾于1592年和1597年两度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明治维新前后,诸如“补偿论”、“海外雄飞论”、“大陆政策”、“征韩论”、“瓜分中国论”在日本政学界接踵出炉。1887年,陆军抛出了《清国征讨方略》,海军制订了六套《征清方策》。1890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向明治天皇上奏《外交政略论》,认为:“国家独立自卫之途有二:一曰防守主权线,二曰保护利益线。仅仅防守主权线已经不能够维护国家之独立,必须进而保护利益线。” 朝鲜就被看做是日本的“利益线”。1891年,俄国宣布了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计划,山县有朋断言:“西伯利亚铁路竣工之日,即俄国对朝鲜开始侵略之时。”在俄国势力进一步覆盖远东之前,加紧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扩张,几乎成了日本朝野的共识,所不同者只是对清战争何时发起,有激进和稳健的区别。而对这个问题做出最终判断的任务,就落到了川上操六身上。 川上操六于1848年出生在倒幕运动的重镇萨摩,1868年参加了著名的鸟羽、伏见战役。明治维新后,他是“兵制改革”的推动者,主张依德国军制改编日本军队。在担任参谋本部次长后,川上主抓对华谍报工作,他不满足于军事间谍所搜集到的情报,决定亲自赴朝鲜、中国侦查,以期“决胜千里之外,成算在胸而归”。1893年4月9日,川上从东京出发,先到朝鲜的釜山,继往仁川、汉城等地考察。5月11日,他乘船抵达山东半岛的烟台,然后转赴天津,与李鸿章会面。在天津期间,川上参观了武备学堂和天津机器局,到北塘观看了炮台守军的山炮射击训练,并在驻华武官神尾光臣的引导下,暗地察看了天津周围的地势。6月中旬,他又南下上海、南京等地活动,参观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和吴淞炮台,直到7月初始返回日本。此行归来,川上认定清帝国极度腐败,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正当其时。 在川上的策划之下,6月4日,参谋总长有栖川宫炽仁亲王率领军部主要首脑,在陆军大臣大山岩的官邸讨论出兵程序及设立战时指挥机构的问题。6月5日,经天皇批准,在参谋本部设立战时大本营,作为日军的最高统帅机构,成员全部是现役的陆海军高级将领。川上认为,战争与外交密不可分,因此上奏天皇,建议接纳伊藤和陆奥参加大本营会议,得到天皇的准许,这在大本营历史上是仅有的一个例外。同日,大本营向广岛的第五师团下达了第一次扩充兵员的命令。 军队已经磨刀霍霍,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寻找一个开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