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工到记者.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农民工到记者

从农民工到记者一 我的家乡在四川东部山区一个叫福德场的地方,咱家住在乡下,不通公路,赶场得走七八里山路。儿时的记忆里,乡亲们犁田耙地赶场都是肩挑背磨,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1985年我高中毕业高考落榜,回到家乡修理地球。当我手握锄头时,心底里生出一份悲凉:赤着脚上小学,穿着军胶鞋读初中,踏着白色运动鞋念高中,原来读了一辈子书的白面书生,还是回到了残酷的现实! 高中时读了一本小说,《人生》中路遥笔下的高加林,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我同情高加林的命运、遭遇,但我有一个梦想,就想像高加林那样,有朝一日跳出农门,当上一名记者! 尽管心里着实比冰雪还冷,但人生就是如此无奈。 我开始服从命运,在农村里找对象,结婚,割草,喂猪,上山种地……每每日落西山后,望着漆黑的群山和深邃的苍穹,我问自己:难道这辈子我注定要当农民?当我死了的时候,乡亲们再把我埋在山坡上?让我的灵魂永远孤独下去?父母养我这么大,我就无法为他们做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甚至,连我自己都养不活,拿什么去养活我的妻子儿女?去给老人尽孝道?如果这样,是不是等于我从来没有来到这个世界? 在一贫如洗的乡村,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了,我无法改变这贫瘠的土地,就算挥汗如雨,说什么都不可能长出奇迹! 村里的敏爷是一位村干部,不止一次地对我说,“喜儿,人家好多人跑广东都谋到活路了,你娃娃堂堂高中生,还是要出去闯闯才行!” 二 1991年春节刚过,受到敏爷的不断鼓励,我终于鼓起勇气,身上仅带了乡亲们借给我的八十元路费,搭汽车从渠县火车站前往开放的广东。 我第一次见到火车站原来是那么多人!淘金大军像潮水般涌向火车,执勤保安挥舞着木棍维护秩序,农民工便一个挤着一个向车门压去,如稍偏离队伍,凶恶的保安便是当头一棒:“站好!” “天呀,这不是要人老命嘛!”我吓得直想哭。 不管怎样,好在我终于挤上了前往广州的慢车。车厢里哪有位置!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好在我挤在厕所的一角,站了三天三夜,一直熬到了广州。我手里攒着买车票后剩下的三张“大团结”,心里盘算,还要赶汽车去东莞凤岗呢! 为什么要到凤岗?因为我高中时的同学马宏远早我一年在那儿进了厂,我这回是投奔他去的! 广东的阳春三月,人们早就穿衬衫了,可我还穿着棉袄,一路走过来,人们都在远处指指点点地笑,天知道原来居然在笑我,我的脸红得像桔子! 同学在一间塑胶制品厂,一层层宽敞明亮的车间里,啤机前全部坐着清一色的女工,她们都是来自内地广大农村的姑娘,这些女工从早到晚都在流水线上,不停地燃烧着自己的青春。 那年代,一般女工进厂很容易,而像我这样一没技术二没经验的高中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的位置。找工作往往还要给介绍费才行!颇费了一番周折,我进去做了一名杂工。 三 我的工作很简单,每天拉着一辆大板车把车间的废料拉出去,再把裁剪好的塑料布拉到生产车间,供女工们做各式各样的玩具。 我每天要工作十二小时,每月的工资却只有两百块,除了吃饭,就所剩无几。不过在工厂有份工作,总比农村要好,两百块在农村能买到两千斤稻谷了!因为在农村不要说挣两百块,就是挣两块钱也很难,哪找工作机会呢?!老实干吧。 每到晚上,回到集体宿舍的我,心里空落落的,时常望着天花板发呆。那个不到20平方米的宿舍,就足足放了6张上下铺的铁架床,中间只留一条窄窄的过道,睡在床上,感觉总是睡在火车上的卧铺上一样,难受极了。 因宿舍没有电视,根本没什么娱乐,我自幼的文学梦想又开始在心中萌动。有了自己的时间,我特别喜欢看书写作。 车间里装有广播,时常会转播深圳电台的节目。其中有一个叫“走过芳草地”的文学栏目经常会播送一些打工仔的诗歌。 一天,我写下了一首叫《雨季》的散文诗,并寄往了深圳电台。 “沉重的行囊,就像雨中的蝴蝶打湿翅膀,我梦想太阳的光辉,有朝一日,我可以自由飞翔……”想不到没几天,车间里传来女播音员磁性的朗诵,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而且还念到我的名字和我所在的车间,原来我写的诗被电台采用啦!一大群工友都向我涌来和我拥抱:“拉车的打工仔原来是诗人!” 我突然成了厂里的一颗“明星”。没过多久,厂里举办庆“五一”国际劳动节,厂方向员工征求节目,那天不知在哪里找到了灵感,我躲在废纸箱里用了几张包装纸写了一个相声《歌声与微笑》,与我的同学马宏远在文艺晚会演出,说、学、逗、唱样样皆能,配合默契,逗得两千工友笑得人仰马翻,从此我的名字“红遍”了全厂。 当然,关于我的更多传奇还在后头呢! 四 有一天,我身边的一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我的灵魂。 有两个同样来自四川的大学生,他们应聘到车间当生产助理,据说还是不大不小的“官”,一打听,他们的工资待遇吓了我一跳:每月两千多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