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经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经济

* 课标要求: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知识结构 列强侵略战争 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步瓦解 不平等条约 政治经济特权 攫取 迫签 导致 导致 一、不平等条约与列强攫取政治经济特权   1.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南京条约》《虎门条约》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2. 攫取的特权有: (1)割地与租界 (2)开设通商口岸 (3)片面最惠国待遇 (4)协定关税 (5)内地通商航行权、传教 西学东渐         3. 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上: 中国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思想上: 1842-1846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情况 1,791,439 1846 2,394,827 1845 2,303,619 1844 1,456,180 1843 969,381 1842 输出总额(单位:英镑) 年代 “中国人的习惯是这样的……他们除了必不可少的东西外,不论卖给他们的东西多么便宜,他们一概不需要。他们用家庭自织的料子……来缝制自己的衣服,而将余下的拿到附近城镇去卖……这个国家十分之九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 ——1852年 英国驻华官员米歇尔致香港总督文翰的报告 道光年间,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已渐成时尚……但还只是限于通商口岸等少数地区和官僚富裕之家,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尚不普遍。 直隶 “居民率衣土布,自织自用,只取其蔽体御寒,不求华美。”山西 “乡民则布絮缕缕,终岁不制衣者十室而九” 徐浩《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 二、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2. 原因: 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抵制;(根本原因) 消费习惯的差异; 中国人民生活贫困,购买力弱。 利用不平等条约扩大对华商品输出。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趋势: 鸦片战争后的四年中,英国商品进口逐年增加,之后开始下降。 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解体,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 表现: (1)家庭手工业破产; (2)城乡商品经济发展; (3)逐渐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三、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步瓦解 1. 解体的原因: 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 经济结构的变动: 3. 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 (1)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2)逐渐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3)从根本上冲击着专制制度。 根据本课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选择题。 1. 协定关税开始于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望厦条约》 2.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 这则材料反映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冲击下破产 松、太的棉纺织水平下降 中国手工棉纺织价格下降 3.《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中国的茶叶、丝等农产品出口大量增加,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中国丝茶的质量提高 中国丝茶生产的迅速发展 中国经济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自然经济的完全崩溃 4.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 化,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丝、茶等农产品,农业中的自给成分减少 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小农经济的解体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小农经济解体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是相同的 5. 对中国鸦片战争后的关税权叙述正确的是 关税自主权仍在中国手中 中国关税税率在当时世界各国中是比较高的 C.关税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极大削弱 D.中外货物在中国的税额是相同的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