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产业生态观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保健产业生态观察

保健产业生态观察作为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健康产业继IT产业之后,被称为全球“财富第五波”。随着中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中国保健品市场也进入了快速成长期,成为各大企业关注的焦点。 在国内企业纷纷转战保健品市场之际,国外企业也竞相抢滩中国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业态,中国保健产业正如朝阳一样蓬勃向上。 年销售额突破4000亿元 涵盖了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保健服务在内的保健产业,目前在中国的年销售额已突破4000亿元。其中,保健食品年销售是1000亿元,保健用品在1200亿元,保健服务是2000多亿元。保健服务作为一个新型行业,催生了一个产业,涉及60多万家企业,从业人员将近8000万人。这是2011中国健康补益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发布的数据。 社科院食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中心张永健表示,近两年保健品产业扩张速度较快,源于市场已经形成,主要的四个发展条件都已经具备: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增加、人们生活观念变化,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 而保健产业在中国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目前我国的保健产业仍处于相对初级发展阶段。 知名的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Paul Zane Pilzer)曾是花旗银行最年轻的副总裁并出任布什、克林顿两任美国总统的经济顾问。在他的书《财富第五波》指出,21世纪人类面临严重饮食失衡,却人人希望更健康、抗老化,预防胜于治疗,从而开启保健产业的兆亿商机,这是继第四波网络革命后的明日之星。 在过去10年间,美国健康产业的消费增长由2000亿激增到1万亿美元的规模。美国总人口只有我们中国的四分之一,但是我们的保健品只有它的十七分之一。我们的人口数,日本人口数只有我们的十分之一,但是我们的保健品只有它的十分之一。目前使用过营养补充食品的中国消费者只有中国总人口的25%左右。 西方发达国家的人们用在健康方面的花费约占总收入的48%。而中国在健康方面的花费只占总收入的8%左右。美国《财富》杂志预测,中国健康产业在未来五年将扩大10倍。大产业、大空间下需求急剧膨胀,而需求制造市场。 国内企业布局保健品市场 目前,中国老龄人口超过1.78亿人,中药保健品市场规模正迅速扩展,产业环境也日益完善。而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深入,国民健康意识和保健消费力不断增长。这都促进了中药衍生品行业发展,国内知名药企、食品企业纷纷挺进大健康产业,布局保健品市场。 中药保健食品因其天然、绿色的特性备受人们的追捧和青睐,更成为各大药企争相竞逐的市场蓝海。目前中药企业间正在兴起壮大衍生品的热潮,相关产品销售年增长率有望超过20%。这些中药衍生品涉及保健品、日化品、饮料等。 天士力、广州药业、云南白药、江中药业、康恩贝、片仔癀、太极集团等多家中药企业的保健衍生品已颇具市场规模。而宛西制药、桂龙药业、修正药业、哈药集团等药企的保健品业务也发展得如火如荼。 在保健品业务上,多家公司收入颇丰。据介绍,同仁堂集团自2003年成立主要经营中药保健品业务的健康药业以来,建立了500多家专卖店、1000多家形象专柜,对集团整体的收入和利润贡献率分别达30%和40%。之后,同仁堂集团又宣布对旗下10家子公司进行重组,转型健康产业。广药集团的王老吉凉茶2010年销售额达160亿元;云南白药牙膏同期销售额超12亿元,同比增幅约70%,而江中牌健胃消食片10年间的销售增长达9倍。 发展健康产业是中药企业的现实选择,高成长兼长周期的产品正不断涌现。华创证券中药行业分析师廖万国预计,中药题材日化产品未来3年增速将达30%以上;中草药题材饮料增速在25%以上,2013年销售额有望破500亿元;且中药保健高端产品正出现向奢侈品演化倾向。由于国内消费品市场的巨大变化,中药衍生品已形成规模化市场和发展趋势。 保健品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高额利润水平吸引了传统食品巨头纷纷进入。继娃哈哈集团表示要将战略阵地由传统食品调整为保健食品领域后,光明集团也宣布,将与美国保健品零售企业健安喜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进军中国保健品市场。 实际上,食品企业涉足保健品的案例已不鲜见。乳业巨头蒙牛通过将冠益酸牛奶申请为保健食品涉水这一市场,五粮液也借与巨人集团合作的黄金酒进军保健酒市场,而燕京啤酒集团也开发了燕京纳豆胶囊以品牌优势抢占“纳豆”(提高免疫力)保健食品的先机。 相对食品行业更高的利润水平,也是保健品行业的诱人之处。据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保健品的成本一般只是售价的30%~50%。 谈及食品企业纷纷介入这一领域后的影响,中国保健品协会秘书长王大宏告诉记者,随着大型食品企业以及国外高端保健品品牌进入中国,将加剧这一行业的竞争,有望迫使一些价格虚高的保健产品降价。 而在国内房价调控政策下,一些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