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P技术及其在植物和病原真菌研究中的应用.pdfVIP

AFLP技术及其在植物和病原真菌研究中的应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亚热带农业研究 第4卷第1期 Subtropical Agriculture Research 2008年2月 AFLP技术及其在植物和病原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林剑伟,阙友雄,陈天生,许莉萍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甘蔗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综述了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在植物和病原真菌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一些 问题。 关键词:AFLP;cDNA.AFLP;植物;病原真菌 中图分类号:Q93,Q94,Q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O925(2008)01-0067-06 AFLP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research of plant and fungus LIN Jian·wei,QUE You-xiong,CHEN Tian-sheng,XU Li-ping (Key Lab of Eco-physiology&Genetics Improvement for Sugarcane。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2,China) Abstract:The basic principle,manipulation methods of AFLP(amplified fragment l~sth polymorphism)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 tion to the rese吡℃h of plant and fungus,were summarized,and som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cDNA-AFLP;plant;fungus 自从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以来,核酸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迅速,并且得到了 广泛应用。随之,DNA分子标记技术产生并得到迅猛发展,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首先出现了以分子杂 交为基础的DNA分子标记,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polymorphism,RⅡ.P)…。它是 通过Sounthem杂交技术检测基因组总DNA多态性的共显性分子标记,其结果稳定、可靠,但操作繁琐,灵 敏度不高。自从1985年美国科学家Mullis发明了PCR技术以来,以PCR为基础的DNA分子标记相继出 现,如RAPD、SSR、AFIJP、SRAP、TRAP等。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2 J是利用1O bp左 右的随机引物,在不需要预知基因组DNA序列的情况下,对整个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扩增。但该技术 对实验要求较高,结果不稳定,重复性差。之后综合RFLP和RAPD 2种分子标记技术又发展了一种新的 技术——AFIJ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技术,它克服了RFLP的操作繁琐、灵敏度不高和 RAPD的稳定性差、重复性不好的缺点,同时又兼具这两者的优点,是一种高效的分子标记技术,而且 AFLP标记可以转成特异性SCAR标记 .4 J。目前该技术已经在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种质资源鉴定、 遗传多样性研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病原诊断以及流行病学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另外,在AFLP 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cDNA—AFLP技术 具有假阳性率低、操作方便等优点,适合于mRNA差异表达 的研究。 1 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AFLP分子标记技术是由荷兰科学家Zabeau和Vos于1992年发明的,并获得欧洲专利l6 ]。它是将 RFLP和RAPD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第3代分子标记技术,可靠性和灵敏度高,多态性丰富,结果稳定 可靠。在不必预知基因组DNA序列的情况下,利用2种限制性内切酶(通常采用Mse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