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谐社会共建中祀神习俗及其社会心理.docVIP

及谐社会共建中祀神习俗及其社会心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及谐社会共建中祀神习俗及其社会心理

及谐社会共建中祀神习俗及其社会心理摘 要:21世纪之初广东海陆丰祀神习俗特征包括:教义模糊,人神均拜,教规不严,活动频繁,严密宗教组织未能成型。社会学视野中的祀神缘由: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相对落后的交通与教育、远离政治文化中心、自成体系的潮汕方言、知恩图报的质朴民心等。祀神的社会心理诉求直指:家身安全,内心宁静,宽恕罪过,赶走恐惧,解开谜团,谢恩还愿,办事顺利。最后对祀神这一社会现象作了理性的评价。 关键词:广东海陆丰;祀神;社会心理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237-03 在广东省海陆丰地区,大部分居民笃信神明。祀神活动代代相传,至今仍保留着比较独特而完整的祀神习俗。过去一段时间,被简单地定性为封建迷信,试图予以取缔。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祀神活动越来越热闹,大大小小的寺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地的祀神庆典蓬勃兴起,对社会公共事务、家庭生活以及个人的心性产生的作用不可小视。 一、祀神的背景 海陆丰地区,即现在的汕尾市(地级),位于粤东之尾,南海之滨;西连惠州市,东接揭阳市;北靠河源市,南临南海。自古以来,这里长期属于海丰县管辖。清代分出陆丰,遂称“海陆丰”。这里的居民大部分讲“福佬话”,属于潮汕语系。居民先祖多由福建、潮汕迁徙而来,他们也同闽南潮汕居民一样笃信神明。少数居民讲客家话。这部分人多是中原移民的后裔。这里的文化也可算中原文化的一条支流,与整个中华文化一脉相连。 清代中叶,西方人凭借先进科技,造出坚船利炮,来到中国东南沿海开展贸易与殖民掠夺。清朝政府自称老大,腐败无能、抵御不力。多次实施“海禁政策”——令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得下海,以此巩固海防。结果,边境未固,反倒劳民伤财,平日以海为生的人家顿失生计着落,只得颠沛流离;更有甚者,远涉重洋,海外谋生。外迁的海陆丰居民将祀神习俗传到了香港、东南亚和美洲等地。香港新界的海陆丰移民的祀神传统一直保留着,时至今日,祀神戏还很隆重,所奉之神都是由原籍的神分“香火”过去的。泰国的海陆丰移民至今还很重视祀神活动。美国洛杉矶有“玄武山福利会”。不过,陆丰碣石的玄武山,由于供奉着玄武大帝和如来佛祖这两尊至上之神,被视为整个海陆丰的宗教信仰中心。 二、祀神的特色 1.庙宇广布。县城有城隍,还有众多的庵寺观庙。每个村落都有“大宫”供村落主祀、“小宫”则供奉众多小神。只有较大的庙里才有几个和尚,主持法事、清扫庭院、打点杂务、诵经念佛。可是,大部分寺庙里面没有和尚,这些事情只得由众人推举一两位比较清闲的长者来担当。 2.神明众多。神明的地位分两类:一是几个村合起来共同侍奉的安放在庄严的大庙之中的 “主祀神”。二是为数众多的“附祀神”,其神位除了放在宫庙里以外,还可放在屋角巷尾、河边树下、田间地头。绝大多家庭设有专门安放神位的神龛。神位太多,难以一一供奉,只好将其名字通通抄在红纸贴于墙壁上,动辄就有几十位。灶有“司命帝君”,门有“门神”,照壁有“天地父母”、桌下有“土神”,甚至床下还有专门保佑儿童健康成长的“阿婆”。这些神位,不论安放何处,都是大部分当地人顶礼膜拜的对象。 3.祀神节日多。每月初一、十五要烧香拜神。在不同神明的诞辰日也得祭拜,如农历三月二十三的妈祖诞辰,四月初八的如来佛祖诞辰,九月初九的玄武大帝诞辰,九月二十八的华光大帝诞辰,都视各人各地的信仰程度不同而进行庆祝、祭拜。更重要的节日有春分、清明、立夏、端阳、中元、中秋、重阳、立冬、十二月二十四(送神日,也是小年夜)等,其中元宵节、清明节、中元节、中秋节号称“四大节”。最重要的要属过大年——它的活动都是以祀神为中心的,拜得最为隆重。 4.信神笃深。人们平常往往会很自然地把生活与神明联系起来。遇到喜事好事,就会认为是神明相助;碰上不如意,马上就到宫庙请求神明化解。婚嫁哀丧、起屋造坟,自然要请示神明或祈求庇佑;小孩发烧、财物失窃也要问神解决。年头,要向神许愿,祈求保佑;年末,要向神还愿;年中还有数不清的小愿要还。 三、祀神的程式 祀神方式,按规模的不同,分为小型的家庭祀神和大型的公共祀神。 家庭祀神是以家人为主体的祀神活动,一般由主妇主持,家人从旁协助。拜神之前,准备好各种物品。祀神物品包括以下几类: 用于神前焚化的纸制品。有“银锭”、香烛、爆竹、烟花类。 食物供品——粮食类,有面食、米粉、糕点、馃品、饼类等。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是馃品,主要是各种应时应节的粉面食品,如清明的“假发仔”,端午的“粽馃”,七月十五用“层糕馃”,冬节用汤圆,春节用“甜馃”和“龟仔馃”,还有象征发达兴旺的可长年应付各种吉庆祀神场合的“发馃”。荤类,有猪、羊、鸡、鸭肉,鱼虾、脯类、蛋等。茶酒类:敬奉于神前的茶水是不必太讲究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