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滨江古城景观规划设计中对其地方文脉保护及应用
在滨江古城景观规划设计中对其地方文脉保护及应用摘 要: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景观问题,如城市缺乏归属感,城市地域性丧失严重,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尤其对滨江古城的历史文脉及地特色还有待挖掘。如何运用地方文脉原理服务滨江古城景观规划,是一项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文章以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为例,本着建设以苗族为主体民俗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宗旨,对彭水县的地脉、文脉特色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探讨了当地所面临的问题,指出滨江古城防洪护岸保护开发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脉;景观设计;原生态;防洪护岸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14-0173-02
地方文脉就是地方文化生命的基因,是物化了的地方精神,或者说是地方文化精神在地方物化形体上的反映。地方文脉是山川灵气、地理背景、自然环境与人文心里相感应的文化积淀,它反映了一个地方特有的文化气质、文化特征和特殊的民风名俗,是一个地方文化发展的脉络。
1 滨江古城的文化背景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直辖市东南部,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境内居住着苗、土家、蒙古、回、侗、藏、彝、哈尼、壮、满11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彭水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诞育了巴蜀最古老的“黔中文化”。这里不仅拥有盐、丹等珍贵资源,又有乌江、郁江水道运输的便利,地方特产丰富,这里还诞生了贺龙三渡乌江的红色文化、神秘的宗教文化、惊心的流放文化。彭水旅游资源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留下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可供观赏研究者达80余处,其风景名胜多集中在乌江、郁江和芙蓉江两岸。数百年滔滔江水,流出了彭水经济的繁荣,流出了彭水文化的发达,其旅游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民间文化皆名冠四方。
2 滨江古城防洪护岸开发面临的问题
从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乌江、郁江运河的交通功能逐渐淡化,沿江两岸古老的梯田农耕也渐趋衰弱,地方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取而代之的是高高的水泥护坝和冰冷的商业建筑,人文景观也大不如从前。同时,由于沿岸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往运河,水质严重恶化,长期的用地功能演变和多阶段的建设改造,又造成沿江两岸用地功能杂乱,与运河的文化底蕴不协调,对地区的旅游开发,城市精神的文化和精神的保护有很大负面的影响。乌江郁江两岸的景观价值、生态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已知的不到很好的体现。
3 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防洪护岸景观设计为
例分析
3.1 现状分析
3.1.1 区位关系及规划区范围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直辖市东南部,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北接湖北省,南连贵州省。渝湘高速公路和319国道穿过本县,至重庆市中心200公里。县城位于乌江,郁江交汇处,距重庆市主城区260公里。设计区域总用地面积为89公顷,范围为乌江、郁江和九曲河的两江一河六岸的滨水区。
3.1.2 防洪堤现状分析
项目范围内防洪堤按235 m高程设计,共有垂直护坡、垂直护坡加放坡、全放坡、自然山体护坡四种形式。
3.1.3 植被现状分析
彭水县位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原有自然植被茂盛,植物种类众多。但随着近些年的市政开发建设,山脉中的河谷地带悉数已被开发成建设用地,土壤破坏严重,原有植被也已消亡殆尽,只在临水地带剩下部分疏林草地。而自然山体区域由于开发困难,所以未遭大的破坏,植被保存良好,沿乌江郁江两岸植被郁郁苍苍,呈现出乌江画廊的风采。
3.1.4 水文季相分析
①丰水期。乌江丰水期最高水位涨至220 m以上,沿岸所有滩涂被水淹没,只剩下奔流的江水与呼啸的声音。
②枯水期。指枯水期乌江及其支流最低水位降至205 m以下,沿岸近一半河岸滩涂露出地表,此时滩涂上生长着各类水生植物及耐湿植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鸟类做短暂逗留,一派自然生态之美。
3.1.5 人文环境分析
①盐丹文化。历史上郁山盐曾经是武陵地区重要的盐源。郁山以东地区还曾是丹砂富集区,经营彭水地区丹砂的巴寡清,是中国的第一位女实业家,秦始皇也为她筑“女怀清台”而“名满天下”。与此同时,乌江、郁江的水道运输业兴起,早在巴立国前,这里就诞生了辉煌的“盐丹文化”。
②乐器文化。芦笙是文山苗族的主要乐器之一,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表达苗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纽带,是苗族人民奋进向上的精神支柱。
③节日文化。彭水民族节日众多,包括:“四月八”节、姊妹节、苗族祭鼓节、苗族龙船节、吃新节和苗年等。
④图腾文化。图腾文化是整个苗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如今散见于苗族民间的锦鸡文化、白鸟衣文化、蜡染文化、鸟笼文化、织锦文化、芦笙文化、背带文化等就是鸟图腾文化的历史传承。
⑤建筑文化。吊角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