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全面评价儒学及其社会作用
如何全面评价儒学及其社会作用摘要:儒学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思想产物,是中国封建社会主要代表地主贵族阶级利益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学既富有精华,又多有糟粕;既有积极正面意义,又有局限性和保守性。任何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认识态度都是有害的。从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来说,我们必须对儒学思想内容及其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进行全面分析,认真总结,作出善断,当今尤其要彻底肃清其流毒。
关键词:儒学;儒学精华;儒学槽粕;儒学的社会作用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7-0054-04
武汉大学刘绪贻教授学贯中西,博通古今,桃李遍野,著述等身,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界著名大师。刘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曾写成一本新奇论著《中国的儒学统治》,此书的副标题为“既得利益抵制社会变革的典型事例”。刘先生在书中引用了美国学者于19世纪80-90年代广泛流行的“既得利益”(Vested interest)这个新概念来证明:如果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各个组成部分具有共同的既得利益,这个社会就很难实行变革。中国封建社会由皇室和儒生阶层这两个组成部分所结成的特殊利益集团作为社会的统治阶级,力图维持现存社会秩序,因而成为抑制社会变革与变迁的阻力。在书中,刘先生还考察了儒学政治统治演进的历史进程,认为儒学思想及其社会主张具有强有力的政治统治功能,它强调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经济上扶助农业抑制工商,文化教育上尊经崇儒、克板守旧,三个方面相结合,进一步梗塞了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
刘先生早年受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冯友兰诸位名师,既掌握了西方社会学分析社会问题的实证方法,又熟悉“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的我国传统治学路径,对儒学经典也颇有研究。所以他对近两千年来中国的儒学统治能够做出鞭辟入里、直捣黄龙的条分缕析,令人信服地揭示出儒学及其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与社会作用,使我们能够对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问题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该书启发我们深入思考究竟应当如何全面评价作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之一的儒学及其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问题。今年5月13日是刘先生九十九周岁白寿大喜和百岁嵩寿华诞大庆。值此良机,重温刘先生的观点和思想,于儒学刮起“复古”之风的当下社会对此问题作进一步的反思,不仅能够表达对先生的诚挚贺忱和崇高敬意,也确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儒学既有精华又有糟粕
儒学本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崛起的一支文化流派。从汉武帝“独尊儒术”起,儒学被奉为正宗官学,其余诸家遭到罢黜。到汉元帝时推崇儒学五经的官方学派已增至14个,并且形成代代“师传”;东汉以后进而变为“家法”,家家传承。到魏、晋时期,出现以道家的玄远、虚无思想来修补儒家的玄学。随之而来的道家的复兴与佛家的繁荣构成对儒学的严重挑战与威胁。然而儒家依靠北周和隋唐皇室的支持得以重建其统治地位。同时,儒学又善于吸纳道学与佛学的精华,从而又削弱了道、佛的影响,尤其是宋朝理学的崛起使儒学得以重新振兴。理学之集大成者朱熹既保留了儒学关注现实政治、注重人伦道德教化的本性,又采撷了道、佛对天道物理的精深思考;既克服了儒学的单薄与肤浅,又避免了道、佛的虚妄与空寂,将儒学中的“善”凌驾于道家的道和佛家的“心”之上,自成了儒学的新体系。朱熹之后,儒学在明、清两朝代又有过三次大转折,即明末王阳明(原名守仁,因筑室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后人称之为阳明先生)鼓吹的心学,清初兴起的汉学以及清末今文经学的研究。这三次转折后儒学虽然已经愈益玄远衰微,但其遗害余毒却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长久深入地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巴比伦文明早已泯灭,古埃及与古印度文明历经挫折,埃及与印度近代均沦为西方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现代文明正处于起步之中。唯独中国文明历经变乱,终能复兴。中华先贤创造的灿烂辉煌的古代优秀文化,武装了中华儿女,使之具备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机智应对,艰苦奋斗,英勇善战,舍生取义的坚强品格,使近代中国不但没有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而且打倒了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争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走上了社会主义新路。然而,令人倍感遗憾和困惑的是,在四十多年前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一方面是儒学的“尊君”、“忠君”思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大搞对领袖的个人崇拜,什么早请示、晚汇报,“三忠于”、“四无限”,唱“忠字”歌,跳“忠字”舞,行“忠字”礼,诵“忠字”经等等;另一方面却在“打到封(封建主义)、资(资本主义)、修(修正主义)”的旗号下,对儒学采取全盘否定态度。1973-1974年间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把林彪与孔子捆在一起批判;大力批判孔子的“和为贵”和“中庸之道”是阶级调和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