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少一个道歉又何妨-
少一个道歉又何妨?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English”在第一次出现时并不是那么容易亲近的。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关注,仍然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学方式教育学生,最后他们会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甚至失去继续学习的勇气和毅力。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需要教师常抓不懈的细致工作。教师要用一颗爱心去发现学生的“点滴”情绪,更需要用一颗耐心去“抚平”孩子的“点滴”情绪。
我班学生Simon偶尔会流露出厌学的征兆:他平时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心不在焉,有时竟然顶撞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教师;他常爱独坐一个书桌,与别的同学很少有共同的语言。在上英语课时,他更是表现得烦躁难安,长时间的不良习惯已经促使他产生了一种焦虑的情绪。他害怕学习,对学习生活十分厌烦。可惜我对于他这种厌学的情绪发现的太迟,直到那一次事情的发生,才让我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
那天快要放学时,我走进班级,点名让班上的三个孩子留下来。因为这一次他们三个的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刚好今天也有空,我可以在下班后给他们进行一些适当的辅导。可是我到办公室去拿教材回到教室时,就看见Simon 两手插在口袋里,无所事事地在教室里闲逛,而其他两个学生已经打开书在看了。我有些火了——成绩这么差还不知道抓紧时间学习,光顾着玩!我真想狠狠地批评一顿,但是还得压住心底的火呀。我耐着性子和他进行交流:
我:Simon,你没事情做吗?怎么在教室里闲逛呢?
Simon低着头沉默。
我:我让你留下来先把书打开,你没听见吗?(我有点生气,声音提高了五度)
Simon:老师,我不想留下来!(有点反抗的口气,原来这是真正的原因)
我:为什么?(我想弄明白原因)
Simon:我不想学了!(他也急了,声音竟然比我还大)
听到这句话,我的心往下一沉,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我从未想到这孩子竟然会有不想学习的心理。平时见他上课虽不是听得聚精会神,可是也偶尔有举手发言的时候啊?难道这才是他的心底的声音?
我:为什么会这么想?(我想追究到底)
Simon:我就是不想学,老师你不要管我了!(他开始不冷静了,大声地咆哮)
第一次见到他这样,我虽然十分震惊,但也明白孤僻的他是在赌气,但又不敢和我顶撞,于是才说出让我不要管他的话。可是身为教育者,怎么能撇下这样的孩子不管呢?我深深了呼了一口气,决定压制住自己的火气,耐着性子试着走近了他。
我:那你不学习了,以后怎么生活呢?
Simon沉默。
我:那你说说,以后做什么?
Simon:做搬运工!(他觉得自己想到了一个很光荣的职业)
我:那你的父母同意吗?
Simon:他们肯定不同意。
我:不仅他们不同意,搬运工的生活也养不了你自己!如果你的父母老了,你怎么养活他们?
Simon又继续沉默了。
因为当时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我就想把他带到办公室。但是他似乎和我杠上了,就是不肯讲话,不肯移动。看来在这次教育谈话中,我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
我只好打电话让他的妈妈过来。因为家比较近,十分钟之后他的妈妈来了。他妈妈仔细询问了事情的经过。也许是和妈妈的关系比较亲近,经过一番谈话之后,他才向我道歉,说自己是由于被老师留下了,不能够踢足球了,才会说出这样赌气的话,做出这样过激的行为!
在他被妈妈领走之后,我在办公室里坐了许久。其实我不怪他,也不需要他的道歉。少一个道歉又何妨?难道Simon道歉了之后,就真的明白为什么学习了吗?我应该想到:为什么我的学生会有这么深的厌学情绪,为什么我们之间的谈话如此失败,而在他妈妈来之后,他的态度能够很快地转变?这才是我真正需要思考的。通过那件事,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作为教师,我认为好的就一定要给学生,所以才执意要补课,而Simon则因为我的补课触犯了他的心理需求,所以才会跟我顶撞。难道凡事教师都是对的吗?孩子真正明白自己为何道歉了吗?另外,孩子的厌学情绪并不是突发性的,一定有“导火线”。回想一下,我在平日的教学中并没有过多关注像Simon这一类学生,常常在他们考试不好的时候进行点名批评。长期以往,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会越来越低,他们会一次又一次不自觉地给自己贴上“学困生”的标签;同时,我没有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全面分析Simon近来的学习情况和行为变化,没有发现孩子的优点进行肯定,发现问题时没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而硬压着火气与学生交谈。我虽然将学生留下来辅导,可是没有给予耐心的关爱,才会让学生误以为只有学困生才会被老师留下来。我平时常常以知识教学为主,却吝于做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贴心人,只知道一厢情愿地给学生施压。从某种角度上看,学生的厌学情绪其实也和我有关。
原来应该责怪的不是Simon,而是自己。与人交往重在交心,彼此心灵相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