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居住区复合式绿地植物配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居住区复合式绿地植物配置

浅议居住区复合式绿地植物配置摘要:鉴于当前居住区复合式绿地植被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本文结合实际综合分析了复合式绿地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植物层次结构和品种,并相应地提出了满足生态、美学原则的复合式绿地植物配置设计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居住区绿地;生态;复合式;植物配置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residential compound green vegetation plann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sign of more, based 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actual complex configuration of the basic principle of green plants, plant structure and varieties, and accordingly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meet green plant configuration design of complex method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residential area green space; Ecological; Compound; Plant configuration 中图分类号: C91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居住区植物配置设计中普遍存在结构比较简单、群落稳定性差、层次感不强、绿地配置形式呆板、绿化效果不佳等问题。空间层次缺乏错落有致的变化,视觉效果单一,开花灌木在群落中比例小,难以突出各个季节的色彩变化,从而导致了布局的机械,在平面布局上缺乏疏密相间的变化,本文着重介绍了复合式层次化的绿地植物配置模式。 居住区绿化复合式绿地营造是通过空间组织或观感控制的方式,将各种园林构成要素,特别是多样化的植物组织到一起,形成层次鲜明的居住区绿地形式,为居民创造丰富的居住区绿化景观,提供宜居、宜憩、宜游的生态居住环境。推行复合式绿地植物配置,能够提高绿化覆盖率,迅速提升景观效果,营造生态稳定的自然群落,增加生物的多样性,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利于休闲娱乐的社区空间环境。 1. 复合式绿地植物设计的原则 复合式植物配置是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来实现植物配置的任务,形成良好的社区景观效果,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1生态学原则 有关研究表明,乔木+灌木+草花+草坪,这种复合式种植模式更有利于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可最大程度的提高总叶面面积及绿化覆盖率,同时使得景观层次丰富,季相变化明显。但是,群落组合不是简单的乔灌草的组合,应该遵循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按照生态学的原则,从自然界原有的比较稳定的植物群落中选择生长健康、稳定的组合,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合社区生态系统的人工植物群落,只有这种复层结构,才能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 1.2艺术性原则 在植物配置中应重点考虑人们的审美要求,合理恰当的植物配置能够给人以鲜明优美的视觉感受,中国传统园林讲究 “师法自然”,因此当代的植物设计更应该继承发扬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精髓,遵循美学原理,植物造景时运用对比统一,虚实结合,疏密有度,开阖变化等手法配置多层次的复合式植物,体现自然环境之美。 1.3以人为本的原则 居住区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公园,居住区绿化是为居民服务的,绿化层次的营造是为了创造更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因此在绿化设计上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人为出发点,从人的角度去综合考虑,充分满足居住区的功能要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复合式绿地植物层次构成及种类 实现复合式绿地配置关键在于层次的划分以及各层次植物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复合式种植层次划分为上、中、下三层,现以北京、天津地区为例,介绍一下适合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的模式和种类,以供参考。 复合上层的植物应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较强的抗污性,喜阳,冠型端正,树形俏丽,分支点较高且枝叶较为稀疏等条件的高大乔木。其中常绿乔木主要:桧柏、雪松、白皮松、油松、华山松等。常用落叶乔木有:银杏、玉兰、山荆子、杜梨、皂荚、合欢、白蜡、栾树、元宝枫、杜仲、泡桐、悬铃木、国槐、北京杨、旱柳、垂柳、榆树等。 复合中层的植物。适合于作中层的植物是以植物耐荫性及光合作用特性为选择依据,并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及管理粗放的灌木为主。适合于林下蔽荫条件下的中层植物有:紫薇、连翘、小花溲疏、天目琼花、金银木、棣棠、红瑞木等。适合于林下半荫或全光照条件下的中层植物有:碧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