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权及民主及谐共存 大本钟为英国敲响平安.docVIP

王权及民主及谐共存 大本钟为英国敲响平安.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权及民主及谐共存 大本钟为英国敲响平安

王权及民主及谐共存 大本钟为英国敲响平安如果不是1834年的一场大火,大本钟可能无缘面世。位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宫(议会大厦)东北角的大本钟,其实只是一座附属建筑,它的诞生源自主体建筑焚毁后的重生。今年6月,英国议会讨论后公布,大本钟将改名为伊丽莎白塔,这是献给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的礼物。英国人把他们对女王的尊敬刻入这座高耸的钟塔,而每当相连的议会大厦中有会议召开,大本钟就会亮起灯光,王权与民主,在这里和谐地共存。 一场大火引发的重建 伦敦的议会大厦原本没有大本钟。1215年,18位男爵组成反王权组织,迫使国王签署了奠定君主立宪制的《自由大宪章》。几年后,英国历史上第一届议会召开,当时,议会是没有自己固定办公场所的。 1512年开始,国会上下议院会议开始在威斯敏斯特宫大前厅召开,有时甚至不得不和修道院的修士们一起开会。1547年,旧威斯敏斯特宫圣斯蒂芬小教堂成为上议院的办公场地,这里曾是16世纪英国国王的主要行宫。政府对小教堂进行了彻底重建,加修了议席和走廊,当然这也改变了其原有的建筑风格。那时的威斯敏斯特宫,还没有大本钟。 1834年,一场大火让这座建于公元1世纪初的宏伟宫殿化为废墟,只有威斯敏斯特大厅尚存屋顶。大火由议会大厦炉子里焚烧的大量政府文件而引发,最终确定为一场意外。怀旧的英国人很快将重建事宜提上讨论日程,1835年的夏天,筹备委员会决定在威斯敏斯特宫原址基础上修建议会大厦。 热爱哥特风格的伟大建筑师 新建筑的风格引发了激烈争论:一派认为应该建成新哥特风格。哥特式建筑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法国早期哥特式建筑的代表是巴黎圣母院。这种常见于教堂的建筑风格特征是:两边一对高高的钟楼,下面由横向券廊水平联系,三座大门由层层后退的尖券组成透视门,券面满布雕像。新哥特式建筑,指在中世纪法国与英国哥特风格的复兴。 而另一方则认为,维多利亚时代风格才是正道。这种兴起于19世纪的艺术风格建筑,装饰华丽,注重细节的雕琢,善于从各种复古风格中汲取灵感,比如洛可可涡卷纹、文艺复兴式的绞缠纹等等。 1840年议会大厦开始着手重建,97个设计方案参加了竞争,其中有91个是按照哥特式风格设计的,最后查尔斯·巴里和奥古斯塔斯·普金的哥特式风格设计方案脱颖而出。 查尔斯·巴里当时已经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出生于1795年的伦敦,15岁时开始做测绘学徒。他曾利用父亲留下的大量遗产游历意大利、法国、希腊等国,学习建筑设计和绘图。1824年,巴里加入著名的英国皇家协会。 查尔斯·巴里在议会大厦的方案中运用了垂直哥特风格,巧妙地把被毁建筑的遗迹融入新的设计中,但没有得到普遍认可,下议院议员们开始抱怨高高在上的天花板会产生回声,不利于开会。巴里不得不降低天花板,但这破坏了他最初努力仿效的哥特式建筑风格。 作为当时建筑界颇有地位的人物,查尔斯·巴里成为协调如此庞大工程的最佳人选,但具体到大本钟的设计,则融合了另一位建筑师的才华与智慧,他就是奥古斯塔斯·普金。 普金是19世纪英国了不起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当他忙着描绘大本钟的彩绘设计时,还是个没什么名气的年轻人。普金的父亲是一位法国绘图员,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来到英格兰,住在伦敦的大罗素街。普金本人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曾被教会医院学校录取过,但没人知道他是否真的去上过课。普金受父亲的影响,对哥特风格有着强烈的热爱,以哥特风格的雕刻生意起家,他和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经常随团出国参观各式建筑。 当时的英格兰盛行尊崇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但普金认为只有中世纪的哥特建筑才是王道。他之所以为查尔斯·巴里做设计工作,是因为巴里说过,新的威敏宫应该是华丽的哥特风格。巴里方案中将建筑完全对称化布局,普金对此很不以为然:“先生,全是希腊的,都铎细节长在了雅典风格上。” 尽管查尔斯·巴里死后被封为爵士,但普金才是这个工程真正的设计者。在威斯敏斯特宫重建中,普金负责主要的内饰设计,他共设计制作了两千多张图纸,这里的墙壁、瓷砖和各色陈设都由他亲手完成。 误差不超过一秒钟 1834年那场大火将威斯敏斯特宫中的一个长列大钟化成了一堆废铁。在重建工作中,工程总监提出要制造一个世界上最大最好的钟,很快得到政府的批准,皇家天文官还拟定了大时钟的规格。大钟虽然被镶嵌在高高的钟塔之上,但绝不能是用来观赏的样子货,一个当时看来十分苛刻的要求是:大钟每个钟点的第一响误差不超出一秒钟。 即使要求如此高,还是有三家厂商争夺制造这座大钟的荣誉,最后E·J·登特公司获胜,制造重达五吨的机件就花了两年。为了确保走时准确,在新钟楼建造的同时,机件在厂内检验又花了五年。 当时一般的钟表都是一天、两天或八天上弦一次,原理是将钟表盒里的铅坠提拉到一定的高度,然后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