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工科院校本科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探究
理工科院校本科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探究摘 要:近年,我国理工科院校广泛开展了通识教育,并在其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表明,理工科院校可以从明确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目标、突出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人文内涵、加强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确保课程设置的实际教学成效等方面优化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情操、高深学问,能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与教育部提出的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目标非常契合,所以引起了各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普遍关注。国内诸多理工科院校都争先开展通识教育,取得了许多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课程设置问题。
一、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我国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覆盖领域比较广泛,基本上体现了科学技术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精神,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国理工科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时间相对较短,目前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设置目标不明确,缺乏长远规划
目前,一些理工科院校对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缺乏正确认识,在实际管理和长远规划中存在着问题。具体来说,课程设计体现不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学科领域分布不尽合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不足。另外,课程设置缺乏明确的标准,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性,课程结构存在堆积、拼凑现象,缺少科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往往与选修课混为一谈,过于注重表面课程种类的丰富,缺乏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和有效措施。
2.部分文科课程师资不足,教学质量不高
相对于综合性大学来说,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师资比较缺乏,因此在课程目标与师资队伍建设之间存在着现实矛盾,这也是很多理工科院校在开展通识教育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些学科缺乏师资,就比较容易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甚至部分课程主要依靠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在学术视野和知识结构方面存在不足,使得通识教育中知识融会贯通的跨学科性质较难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3.课程设置过度追求数量,实际效果不佳
目前,一些理工科院校对通识教育存在着误解,仅仅把它看做“主课”之外扩大学生知识面的手段,因此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求多、求全,认为可供选择的通识教育课程门类越全、数量越多,效果就越好。实际上,过多的课程和有限的教学资源使得部分通识教育课程流于形式,实际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二、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借鉴
国内学者对于通识教育的研究多以美国为主要参考。目前,美国高校的本科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主要有三种模式。
1.对所有本科生统一要求的课程模式
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院校彩了这种模式。其中,哈佛大学最典型,也是国内高校纷纷效仿的模式。哈佛大学的本科全部课程为35门,其中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为8到10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为7个领域: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和艺术、道德思考、社会分析(社会科学)、定量推论、自然科学。本科生需要从7个领域中的每个领域选修一门以上课程。
2.对文科生和理工科学生区别要求的课程设置模式
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其对理工学院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要求为至少选修人文社会科学课程7门,外加英文写作一学期、外语两学期,其他则为数学四学期、物理两学期、化学一学期。其对文学院学生的通识课程要求是英文写作一学期、外语三至四学期、历史哲学与宗教两学期、文学艺术两学期、社会科学两学期、自然科学两学期,鼓励但不要求选修数学与计算机课程。
3.面向理工科学生的课程设置模式
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其通识教育占到学分的1/ 2,且分类必修。在32~34门学位课程中,通识教育有17门,其中人文社会科学8门、自然科学6门、科学与技术限制选修2门、实验课1门。麻省理工学院的自然科学通识课程是专业的数学、物理等,这点类似于我国理工科院校的本科专业课。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方面,麻省理工学院要求理工科学生必须选修至少8门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而且其中至少3门必须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如历史、哲学或文学等)。作为一所著名的理工科院校,麻省理工学院不但没有忽视人文科学的重要性,反而给予更多的关注,为学生提供一种“专”“通”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上述三类美国大学的课程设置模式各有优势,对我国理工科院校来说,比较值得借鉴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理工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模式。
三、国内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探索
1.明确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目标
《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通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