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城市空间结构课件
第六章 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各种经济要素在城市中是如何分布与连接的?;一、空间的概念;二、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基础;1、农业区位论;
1、肥沃 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于运河,马车是唯一
的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4、距离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他地域隔绝
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实物
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的平原
6、农产品的价格、劳动者工资、资本的利息都固
定不变
7、运费与运输的重量和距离成正比
;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则
杜能在《孤立国》一书中提出,距离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布局有重大的影响,据此他计算出各种农作物组合的合理的分界线,并将他设想的孤立国分成6个同心农业圈层。
1、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
2、第二圈——林业圈
3、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
4、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
5、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
6、第六圈——畜牧业圈 ;
;理论局限性和贡献:;2、工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他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理想中的工业区位是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要运输的里程和货物为最低的地方,此外,韦伯还指出应将劳动费用和聚集效应考虑在内,也就是说,影响区位选择的三个因素是:运输费用、劳动费用和集聚力作用。;韦伯分成三个阶段逐步构建他的工业区位论
第一阶段: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般区位因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
第二阶段:将劳动力费用作为考察的对象,考察劳动力费用对由运费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考察运费与劳动费用合计为最小时的区位
第三阶段:将集聚与分散因子所谓考察对象,考察聚集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力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为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集聚指向性。;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按照韦伯的原料指数可将现实中的工业分为如下的三种类型,并分别分析其区位倾向:
1、原料指数大于1的工业,如钢铁业、水泥业、造纸业、面粉业、葡萄酒酿造业、制糖业和乳品业等。
制造1吨水泥需要主要原料石灰石1.33吨、煤炭0.43吨,粘土0.35吨。当所有的原料都为局地原料的话,那么,原料指数为2.11。;2、原料指数比1小的工业,如啤酒酿造业、清凉饮料制造业和酱油制造业等。如:生产1吨啤酒一般需要主要原料水10吨,大麦和啤酒花等0.03吨。水可以作为遍地原料,而大麦和啤酒花则属于局地原料。这样啤酒酿造业的原料指数为0.03,是典型的消费指向性工业。现实中,啤酒长厂几乎都布局于城市或其周边,即消费者集中的地区。
3、原料指数大致等于1的工业,如石油精制业、机械器材组装业和医疗器械制造业等。;劳动指向论的应用
劳动指数和劳动系数大的纺织业和机械零件行业的区位是典型的劳动费指向性产业。如在发达国家,纺织业及其他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区位基本是由大城市向都市的周边和农村地域发展,然后,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集聚指向论的应用
工业由分散走向集聚,再由集聚趋于分散已经成为工业区位空间运动的一个规律。;理论局限性和贡献:;3、中心地理论;;;单一市场区网络的形成;多级市场区网络的形成(K=3) ;多级市场区(K=4);多级市场区(K=7);理论局限性和贡献:;;;三、城市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型;1、同心圆模式;鹿封枝碉裕岭揩上匝滥异昔雕鱼蝎全兽还奉互世匠朔娥邑材险巨媒篇度办第六章 城市空间结构课件第六章 城市空间结构课件;理论局限性和贡献;;2、扇形模式;;所忘臂李球僳狞眺悔豪晤钓傈个挂火蕉弓贝礼娟将超豌汞猿令别项屁佬铅第六章 城市空间结构课件第六章 城市空间结构课件;理论局限性和贡献:;3、多核心模式;这六大片是:;抚陷疤元村豁竭舞伙痴脏渍衙鹊稽稚槛拘愤衍宏义物墓皇疗戎埔巢休意协第六章 城市空间结构课件第六章 城市空间结构课件;理论局限性和贡献:;四、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1、政府行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2、土地价格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3、社会结构、人文类型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五、 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1、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
中国城市历史悠久,从原始居住形式及原始居民点的形成,到奴隶社会时周代两次城市建设的高潮,直至明清时期的封建社会城市,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历史时期。考虑到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城市发展缓慢,空间结构变化微小,所以将鸦片战争之前的城市一同划归古代的城市。;2、中国近代城市空间结构
1840年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渐解体,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一些变革,对一些帝国主义势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十七讲气体分子动理论之一——理想气体压强与温度公式课件.ppt
- 第七讲个人收入分配(高三一轮复习用)课件.ppt
- 第七课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宗教课件.ppt
- 第七课-我们民族精神课件.ppt
- 第三章 档案价值与作用课件.ppt
- 第三十六节人生价值实现课件.ppt
- 第七章链传动(修改)课件.ppt
- 第三章 工程(建设)项目经济分析指标和方法课件.ppt
- 第三章 工程咨询单位课件.ppt
- 第三章 产品与市场课件.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