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 观察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利巴韦林组73例,采用利巴韦林口服治疗,5 mg/(kg·次),每天3次;蒲地蓝组72例,采用蒲地蓝口服液口服治疗,0.3 mL/(kg·次),每天3次,疗程均为1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蒲地蓝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利巴韦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利巴韦林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口服治疗,5 mg/(kg·次),每天3次;蒲地蓝组患儿采用蒲地蓝口服液口服治疗,0.3 mL/(kg·次),每天3次。疗程均为1周。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儿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流涎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注意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钟云华等主编《常见儿科疾病诊治》[7]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判定标准进行治疗效果判定,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3级。
1.5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2.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蒲地蓝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利巴韦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及住院时间比较
蒲地蓝组患儿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流涎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利巴韦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利巴韦林组患儿中发生消化道反应2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蒲地蓝组仅发生消化道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蒲地蓝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于利巴韦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夏秋季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季节,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等[8-9]。病毒可经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患儿,预后较好,多为自限性疾病,临床处理以阻断感染、对症治疗为主[10]。利巴韦林作为临床常用广谱抗病毒药物之一,能够有效抑制病毒遗传物质合成[11],但是消化道及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中医认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属于“喉痹”范畴[12],病机为湿热邪毒外侵,伤肺胃而生热,进而上袭咽喉所致。蒲地蓝口服液是一种新型中成药饮剂,主要成分为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及黄芩,其中,蒲公英消肿解毒,苦地丁活血散结,板蓝根清热凉血,黄芩祛湿泻火。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13-15],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及黄芩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同时对于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杀灭作用明显。本次研究显示,蒲地蓝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利巴韦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蒲地蓝组患儿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流涎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利巴韦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蒲地蓝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亦低于于利巴韦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对于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显著,可以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赵世红,王秀菊. 莪术油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8(3):50.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 实用儿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7-808.
[3] 戴宪国,方洪兴,莫存坚,等. 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162例疗效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3):465-466.
[4] 欧阳卫芳.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52例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91-92.
[5] 方瑜. 炎琥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5):584-585.
[6] 王慕逖. 儿科学[M]. 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74.
[7] 钟云华,周玉珍. 常见儿科疾病诊治[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62-72.
[8] 李洪波. 炎琥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42例临床观察[J]. 吉林医学,2012,33(1):132-133.
[9] 李惠红.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血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