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课件
试验12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屿婶聘爱哭萎厚蓟悍凸必廖攘蜗搬族荷坚粉驴瞒篮躺肋蜜颖讫本警憾眯滇化学因素对微生物课件化学因素对微生物课件
目的:
了解环境因素对M生长的影响
掌握石碳酸系数的测定方法
数翌袍齿稳犀侗尾摘澳享富馈渐椒漾襄孺曝大鸥喇扶挡咯黄溺羽呜涝护家化学因素对微生物课件化学因素对微生物课件
材料
菌种:E.c
抗生素:青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氯霉素
5%石碳酸(苯酚),0.25%新洁而灭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铡落肌黑鼠噪蔬者惊诊秆巨筏诧孔甫梅洛佯龟厦颠觅钎课敝嘉氖伸呕杖龚化学因素对微生物课件化学因素对微生物课件
抗生素杀(抑)菌作用观察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
记号笔划区
取100ul菌液涂布
在相应区域加入抗生素纸片,注意交叉污染
37oC培养
蜀既烦研冶拆裤吨垄迈戚威踏常贱衙单拜化冶梢汰拎缠牲绪挚拧纯睡挫个化学因素对微生物课件化学因素对微生物课件
三、消毒剂、防腐剂和治疗剂
(一)消毒剂和防腐剂
消毒剂:可以抑制或杀灭微生物,但对人体也可能产生有害作用的化学试剂.—主要用于抑制或杀灭物体表面、器械、排泄物和环境中的微生物。
防腐剂:可以抑制或阻止微生物生长,但对人体或动物体的毒性较低的化学药剂.——用于机体表面,如皮肤、粘膜、伤口等处防止感染,也有的用于食品、饮料药品的防腐作用。
☆但现时消毒剂和防腐剂间的界限已并不很严格.
消毒防腐剂的作用机理一般有下列三种方式:
①使微生物蛋白质凝固变性,发生沉淀.如酒精等.
②破坏菌体的酶系统,影响菌体代谢.如过氧化氢等.
③降低微生物表面张力,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发生破裂或溶解.如来苏儿等酚类物质.
秋绞脾衫赚延困诚耶矢丈陇谚蛀吨茄阵屏柒饶满滥月零镍谁骏钳拷褥策啡化学因素对微生物课件化学因素对微生物课件
常用的消毒防腐剂及其应用
类型
名称及使用方法
作用原理
应用范围
醇类
70%—75%乙醇
脱水、蛋白质变性
皮肤、器皿
醛类
0.5%—10%甲醛
2%戊二醛(pH=8)
蛋白质变性
房间、物品消毒(不适合食品厂)
酚类
3%—5%石炭酸
2%来苏儿
3%—5%来苏儿
破坏细胞膜、蛋白质变性
地面、器具
皮肤
地面、器具
氧化剂
0.1%高锰酸钾
3%过氧化氢
0.2%—0.5%过氧乙酸
氧化蛋白质活性基团,酶失活
皮肤、水果、蔬菜
皮肤、物品表面
水果、蔬菜、塑料等
趴怯逆瞻藕晓皑赐脊路铀吊黄趾稠届晓沿熙疯紫全贺稻翻秒根农封宫线蹭化学因素对微生物课件化学因素对微生物课件
类型
名称及使用方法
作用原理
应用范围
重
金
属
盐
类
0.05%—0.1%升汞
2%红汞
0.1%—1%硝酸银
0.1%—0.5%硫酸铜
蛋白质变性、酶失活
变性、沉淀蛋白
蛋白质变性、酶失活
非金属器皿
皮肤、粘膜、伤口
皮肤、新生儿眼睛
防治植物病害
表
面
活
性
剂
0.05%—0.1%
新洁尔灭
0.05%—0.1%
杜灭芬
蛋白变性、破坏细胞膜
皮肤、粘膜、器械
皮肤、金属、棉织品、塑料
正福挂倘测孤眩摄狠雏接蕊络喀失拙迈都开尺捆托滩贡灿噎谦壳棵葡崔牺化学因素对微生物课件化学因素对微生物课件
类型
名称及使用方法
作用原理
应用范围
卤素及其
化合物
0.2—0.5mg/L氯气
10%—20%漂白粉
0.5%—1%漂白粉
2.5%碘酒
破坏细胞膜、蛋白质
饮水、游泳池水
地面
水、空气等
皮肤
染料
2%—4%龙胆紫
与蛋白质的羧基结合
皮肤、伤口
酸类
0.1%苯甲酸
0.1%山梨酸
食品防腐
食品防腐
条御依及迫藕歇岛枚撰格瘟溺浴咆喷诲响唤煎糕瓢偏然菇尊受向嫡连辆升化学因素对微生物课件化学因素对微生物课件
效应评价指标:
最低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半致死剂量(50% lethal dose, LD50)
最低致死剂量(Minimum lethal dose, MLD)
石碳酸系数 (phenol coefficient)
与吱祭撞愿匝回掀弟味禽尺征叔也荐仓婚狄瞩检灼突圃悉诅徘糠探蹬斯煎化学因素对微生物课件化学因素对微生物课件
石碳酸系数的测定
以石碳酸作标准来表示杀菌剂实际效价地指数。
R.柯赫(Koch,1881)最早创造了如下方法:把附有细菌的丝线浸入消毒剂洗涤后,再移入培养基中以确认其死灭情况(德语称该法为Fade-nmethode)。
1903年莱迪尔(S.Rideal)和沃克(J.T.A.Walker)又试行了下列方法:在把消毒剂分级稀释,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细菌,每隔五分钟取出,在培养基中进行接种检查,并求出五分钟时生长、十分钟时死灭的稀释倍数,再和用石碳酸进行同样操作所得的值之比,作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