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圣贤后裔与宗族建构.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圣贤后裔与宗族建构

“圣贤后裔”与宗族建构 ——河内县两程夫子祠碑刻研究 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 宋永志 一 引言 明清时期,朝廷对儒学尊崇备至,孔庙配享制度日臻完善。历代许多大儒 不断获得朝廷表彰并从祀孔子庙庭,获得“先贤”、“先儒”的称号。许多从 祀孔庙的圣贤的嫡派后裔,被地方官从各地寻访出来,授予翰林院五经博士的 荣誉职衔,且世袭罔替,使之负责祭祀圣贤的事务。这些圣贤嫡派后裔还享有 免除差役的优待,充分体现了朝廷“尊贤崇儒之意”。圣贤后裔的优免权,从 明至清沿袭不断,成为明清时期地方社会宗族建构过程中一种特殊的资源。在 明清时期官方记载的文献之中,可以看到冒充圣贤后裔的现象在清代时有发 生,争夺圣贤“嫡派后裔”身份的纠纷也曾惊动圣听。圣贤后裔不同支派的跨 地域联宗活动,一时成为乡村社会中的“盛事”。从散落乡间的地方文献中, 我们可以看到圣贤后裔的优免权在宗族建构过程被运用的实际案例,从而反映 了更为复杂的历史面向。 笔者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清属怀庆府河内县)的田野调查期间,曾数 次穿行于县城清化镇周边的乡村,访得族谱若干卷,碑铭数十块。其中在博爱 县城西不远处的西阳邑村的两程夫子祠内,发现了二块碑刻:其一名为《西阳 邑程祠碑记》,其二正反两面,分别刻有《程贤籍图碑记》和《程贤籍图议约 碑记》。据碑文记述,在本村生活的程氏是宋代理学家程颐的后裔,而这个两 程夫子祠既是祭祀程颐、程颢兄弟的地方,也是该村程氏的祠堂。碑文还清晰 地描述了该村程氏谱系,以及道光年间其族人联名请求河南巡抚程祖洛颁发贤 籍图,以免除程氏族人杂派差徭的过程。 本文尝试以上述二碑为中心,结合在其他邻近乡村收集到的地方文献,考 察当地民众利用朝廷制度建构宗族的过程,探讨朝廷制度如何影响乡村社会。 二 圣贤后裔:《西阳邑程祠碑记》中的程氏谱系 《西阳邑程祠碑记》是两程夫子祠内现存二块碑刻中最早的一块,立于乾 隆二十五年(1760),是年也是西阳邑村两程夫子祠创建之年。碑文开头引用 程氏族谱的序文,追述了程氏历代先祖以及该村始迁祖的来历: 程氏世系,俱载于两程谱序。谱云:始祖伯休父者,乃上古高阳 氏之苗裔也,仕周佐宣王伐淮、徐有功,封于程,其爵伯,后遂因以 为氏。由周至宋,代有伟人,光昭史册。宋太宗时,有祖讳羽,授礼 部侍郎、文明殿学士,赐第东京泰宁坊。子讳希振,授虞部员外郎, 生子三,次讳遹,授黄陂县令,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生子 二,长即太中公,讳珦,字伯温,授大中大夫、司农少卿,赐归居洛 宅天门街履道坊,生子二,长讳颢,字伯淳,即豫国公明道先生,次 讳颐,字正叔,即洛国公伊川先生,皆迁居于嵩。明景泰六年,诏録 两程后裔,比颜、孟例,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着为令典。伊川生子 三,次讳端辅,宋高宗南渡,随驾池州,传三世至沛祖,归洛无依, 遂徙居怀郡河内县之金城。又传六世,至庆元祖,因元末之变,河北 屡受干戈,人多流离,莫安其业。后庆元祖没,而大方、大兴祖遂家 于西阳邑焉。1 这篇序文清楚地追溯了西阳邑程氏与程颐、程颢之间的渊源,并述及西阳 邑始迁祖与河内县始迁祖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碑文提到了二程后裔在 明代景泰六年得到朝廷的恩典,被授予了翰林院五经博士的职衔,且可以世 袭。这一职衔并无实权,更多是一种荣誉和象征,其主要职责是守护其祖先祠 庙和墓地,主持祭祀事务。对于西阳邑程氏来说,五经博士的头衔与他们关系 不大,因为,只有 “两程故里”——河南府嵩县的嫡派后裔才有资格获得。不 过,无论如何,这块碑记开头还是将河内县的程氏与先贤二程联系在了一起, 表明西阳邑村程氏是 “圣贤后裔”。 三 贤裔有图: 《程贤籍图碑记》中的朝廷制度 自程氏沛祖定居河内县以来,房派渐多,传至耀祖,“生庆先、庆光、庆 魁、庆林、庆元。庆光祖值元明之乱迁彰德府,庆元祖迁西阳邑,庆魁祖迁居 卜昌。我庆先祖守死不去,生四子曰浩、福、敌、聚,敌祖次子应贤迁居武德 2 镇,三子应孝传六世世奉,迁居北朱营”。到了明代,程氏族人已经遍及河内 县数个村庄。从目前笔者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在乾隆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