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影响
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影响【摘 要】大学生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群体,网络上大量的负面新闻对大学生正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从网络负面新闻的内涵和特征、大学生阅读和发布网络负面新闻的心理特征等方面探讨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新闻 负面新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新闻的重要来源,网络新闻的信息量更大、内容更丰富、传播与更新速度更快、范围更广,获取更加快捷方便。大学生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网民群体,是新闻、娱乐等网站的主要使用者,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有不可小觑的影响。
一、网络负面新闻的内涵和特征
(一)网络负面新闻的内涵
负面新闻通常指“负面的、消极的新闻报道,一般是经由报道者的人为加工和有目的性的编码之后所呈现给受众的容易产生消极影响的新闻形式。”网络负面新闻是相对于传统的负面新闻而言的,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负面新闻,新闻的发布者既可以是官方权威网站,也可以是普通网民,使负面新闻在短时间内更快地传播。网络负面新闻在内容上主要也有以下几类:一为自然灾害,如洪灾、地震等;二为意外事故,如车祸、爆炸等;三为犯罪活动,如贪污、盗窃等。受大学生关注的网络负面新闻主要有“炫富”、暴露隐私、网络炒作等。
(二)网络负面新闻的特征
1、反面性。网络负面新闻是指一些“不好”或“消极”的新闻。消极的事实释放出的信息往往是与社会总体价值观、大众的普遍利益相悖,对社会建设、文明进步起阻碍作用。如环境破坏、愚昧迷信、贪污腐败等。
2、突发性。突发性是指网络负面新闻在发生前并没有征兆,新闻发布网站发布的新闻、个人博客、微博发表的一则新闻,都可能引起网民的关注,经过网民的转载、分享,负面新闻迅速传播,形成舆论,很可能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地步。
3、包容性。互联网具有自由开放兼包容的特点,把关人的作用相对弱化,网民可以自由地发布信息,也可以自由地对互联网上发布的负面新闻提出自己的见解。
4、互动性。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网民可以针对感兴趣的新闻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有其他网民对观点进行回复,这样就形成一个交流圈。
二、大学生阅读或发布网络负面新闻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目前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中国调查网2010年9月28日发布的《现在大学生上网时间》调查数据显示:62%的大学生每天至少上网1小时,其中17.8%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甚至超过了6小时,调查还显示54.8%的大学生上网时在查资料和看新闻。大学生的阅读心理比较特殊,甚至在这些特殊心理的作用下,大学生也在网上发布负面新闻,以满足自己的某种心理需要。
(一)误解心理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对社会还缺乏真实的认知理解。面对网络上大量眼花缭乱、众说纷纭的负面信息,很多大学生开始不知所措。由于缺乏明辨能力,误读网络上的负面新闻,加之有些大学生不能正确面对生活学习中所受的一些挫折,逐渐开始对社会产生误解心理。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有些大学生甚至在网上开始发布负面新闻。
(二)标新立异的心理
基于标新立异的心理,一些大学生愿意阅读或发布负面新闻,希望独树一帜,引起别人的注意。
(三)悲观处世的心理
当理想遭遇现实,大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理落差。或对社会或世界采取对立的姿态,或是因为长期生活在逆境中,理想无法实现,自我价值无法体现,从而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悲观、消极的处世态度是一些大学生对负面新闻“情有独钟”的重要原因,以引发心中的共鸣。
三、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1、有利于扩大大学生的知情权。大学生不仅要了解社会的积极因素,也要看到社会消极的一面。如果对负面新闻一味地掩盖,既侵犯了大学生的知情权,最终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对负面新闻的瞒报谎报不报不仅不能缓解社会矛盾,反而使流言满天飞,老百姓更加不知所措。相反地,对负面新闻真实地报道,不仅能安抚人心,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
2、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媒介的信心。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个真实客观的媒介更能在大学生心目中建立威望,一个敢于报道社会不良现象,敢于揭露社会丑陋的媒介才能在大学生心目中树立权威。
3、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大学生在面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时,也会产生忿恨情绪,这样的情绪必须发泄出来才能舒畅。把社会上一些不合法、不公平的事件报道出来,也使人们心中的怨气得到了化解。
(二)网络新闻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参与舆论事件。网络发布的负面新闻可控性弱,尤其是大学生上网时间较充足,对一些网络媒体和个人发布的负面新闻转载、分享、跟帖以及参与讨论、寻求证据等方法参与到新闻事件中,互联网很容易使一个新闻事件发展成为舆论事件,引起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