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污泥总结

A、生化系统浮渣、泡沫的产生原因及对策 生化池产生浮渣原因:来自活性污泥系统的不正常代谢,也可能是无机颗粒上浮导致。 二沉池浮渣:来自生化系统的浮渣、二沉池活性污泥硝化后污泥上浮、二沉池缺氧严重导致厌氧污泥上浮。 ? 泡沫成因:水体黏度增加,主要由于:水体有机物含量过高、曝气混合液活性污泥老化、进水含有过量的洗涤剂或表面活性剂、死状菌膨胀等。 ? 泡沫种类: 1.??棕黄色:活性污泥老化,污泥老化而解体,悬浮在混合液中,附在泡沫上,导致泡沫破裂时间延长,形成浮渣。 2.??灰黑色:活性污泥缺氧,出现局部厌氧反应。另外可分析进水中是否带有黑色无机物质。 3.??白色:粘稠不易破碎泡沫,色泽鲜白,堆积性较好,原因是进水负荷过高; 粘稠但容易破碎,色泽为陈旧的白色,堆积性差,只有局部堆积,原因过度曝气; 4.??彩色:进水带色而且负荷高;进水带洗涤剂或表面活性剂。 ? 浮渣种类: 1.??黑色稀薄的液面浮渣:活性污泥缺氧 2.??黑色而且堆积过度的液面浮渣:污泥严重缺氧或厌氧。 3.??棕褐色稀薄的浮渣:不堆积就正常。 4.??棕褐色而且堆积过度的浮渣:污泥内部产生硝化反应;严重丝状菌膨胀。 泡沫浮渣结合分析故障: 一.棕黄色泡沫:代表活性污泥处于或将进入污泥老化状态。 1.??结合沉降比测定是否小于8,污泥颜色是否色泽暗淡,沉降速度是否过快,结合泡沫颜色为棕黄色可判断污泥出现老化。 2.??结合SVI小于40,根据泡沫为棕黄色可判断污泥出现了老化。 3.??结合镜检菌胶团比较致密,后生动物大量出现,根据泡沫为棕黄色可判断污泥出现了老化。 二.灰黑色泡沫:代表活性污泥系统出现了缺氧或厌氧状态。 重点需要对溶解氧进行综合判断。对池体均匀布点进行溶解氧测定,如果出现DO小于0.5mg/L,需要重点进行确认。在考虑区域污泥是否搅拌混合充分,是否存在沉淀死区。 三.白色泡沫:代表活性污泥负荷过高,曝气过量,洗涤剂进入等。 1.?????????F/M与白色泡沫:如果F/M大于0.5可以确认高负荷运行状态,培菌初期出现泡沫正常. 2.?????????DO与白色泡沫:DO大于5.0mg/L就是曝气过量,导致污泥过氧化而出现解体,一般控制DO不小于2mg/L就可以了。 3.?????????外入物质的问题:洗涤剂或表面活性剂进入。检测DO和污泥负荷可反推断是否有外入物质进入。 四.彩色泡沫:与进入带颜色、洗涤剂、表面活性剂有关。 ?????通过观察物化区处理出水是否带有颜色可判断是否有颜色水进入;观察物化区水跃是否产生泡沫可判断是否洗涤剂进入。 五.黑色稀薄液面浮渣:控制DO值,判断是否存在溶解氧相对不足或局部不足。需要全面进行测定确认。对于由于废水本身缺氧过度导致色泽变黑可以通过加强回流废水缓解浮渣大量出现。 六.黑色堆积过度液面浮渣:镜检没有发现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污泥颗粒分散不絮凝,沉降性能不好,上清液浑浊,污泥沉淀色泽暗淡偏暗黑。 ???原因:溶解氧不足,局部出现厌氧或缺氧。 七.棕褐色稀薄液面浮渣:结合沉降比发现上清液略显浑浊,含有解体的细小颗粒物质,间隙水清澈,浮渣具备粘性,不易搅动下沉。 原因:F/M小于0.05?,而且持续时间长。 八.棕褐色堆积过度液面浮渣: 1.与丝状菌有关;结合镜检和SVI或者结合SV进行判断是否丝状菌膨胀。 2.与活性污泥反硝化有关:结合SV,发现细小污泥絮团向上浮起,堆积液面,通过搅拌后可以快速下沉;在测定C/N,确定进水是否含有过量的N,在碳源不足的情况下,污泥容易发生反硝化,同时确保溶解氧大于3mg/L。 ? 浮渣与泡沫的预防与控制: 1、污水自身控制问题导致: A。排泥不及时,污泥龄过长:出现棕黄色稀薄;控制污泥老化;可结合F/M、SV以及镜件进行确认。 B。污泥浓度控制过低,负荷偏高:结合镜检和F/M进行确认。发现是否有非活性污泥类生物出现,F/M是否大于0.5. C。丝状菌未能有效控制: D。曝气方式不正确:过量曝气。 E。营养剂投加相对不足: ? 浮渣泡沫消除对策:采用用水进行喷洒。 B、二沉池污泥漂流 原因:10%在二沉池,90%在曝气池 1。曝气池冲击负荷过高: A。污泥负荷过高:判断是否二沉池出水浑浊。 B。表面负荷过高:进水量大,停留时间不够。 2。曝气池污泥老化:排泥不及时,进水污水浓度过底,污泥浓度控制过高。 3。曝气池污泥中毒:判断出水的效果明显变差。 4。二沉池反硝化作用:控制曝气池尾端的DO以及加大回流速度。 5。生化系统大量无机颗粒进入:强化物化效果 6。曝气池曝气过度:检测DO。 ? SV测定 溶解氧 污泥增长量 镜检 处理对策 污泥负荷过高,F/M大于0.5 沉降缓慢,上清液弥漫性浑浊 溶解氧明显偏低,低过30%。 增长过快,超过20% 菌胶团形状细小、细密、松散,

文档评论(0)

精品报告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