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益气养阴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的临床试验研究.doc
中医益气养阴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的临床试验研究
--导语:本课题选取60例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用中药益气养阴法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心电图的变化。应用中医基本理论,结合临床研究,观察益气养阴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由本站代写硕士论文中心整理。
引言
病毒性心肌炎 (viralmyoCarditiS,vMC)是指各种病毒所引起的心肌急性或亚急性、慢性炎症,是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发现病毒性心肌炎己遍及世界各地,而且发病率逐年增高,可见于各年龄阶段,但以儿童及青少年多见,一般以20一30岁为最多,老年人亦不少见,男性多于女性。其临床表现差别很大,轻者症状不显著,多数患者有胸闷、心悸、心前区隐痛,乏力,恶心,头晕等症状,部分患者则以心律失常为首发症状。重者在短期内可以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甚或碎死。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并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关注。近年来,中医对VMC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且临床应用中药治疗VMC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医药在改善VMC的症状、体征、心功能及控制心律失常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中药治疗作用持久,副作用小,弥补了西医治疗的缺陷。
随着对VMC研究的深入,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从微观角度阐明中医药治疗VMC的药理作用机制,验证了中医药治疗的有效性、科学性。但是目前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深入。病毒在VMC的发生发展中占重要地位,其病毒基因的变异可直接影响疾病的进展,目前中成药针对病毒基因的分子研究很有限。辨证施治与方剂配伍一直是中医的特色,而根据辨证应用的系列中成药研究仍然很少。目前对该病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辨证分型和疗效评定标准,现有文献报道多限于个人经验的总结,缺乏采用大样本,多中心,系统的循证医学方面的研究,探索药物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也很少。因此,今后应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建立统一的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辨症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大样本,前瞻性的科研设计,使研究更加规范,合理,严密。通过不断加强临床和实验研究,找出更好的治疗方法和更有效的方药,造福广大患者。l病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所有观察病例均来自2008.02一2009.0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病人
1.2诊断标准
1#8226;2.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5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究会提出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一)在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后1~3周内或急性期中出现心脏表现:如严重乏力(心排血量降低)、第一心音减弱、舒张期奔马律、心包摩擦音、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或 AdamSStokes综合征等。
二)上述感染后l一3周内或与发病同时所出现的多种心律失常和/或心电图异常而在未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前出现下列心电图改变着。
①窦性心动过速、房室束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
②2个以上导联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05mV,或多个导联ST抬高或有异常Q波。
③多源、成对室性早搏,自主性房性或交界性心动过速,持续或非.持续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或心室扑动、颤动。
④2个以上以R波为主的导联T波倒置、平坦或降低(小于R波的l门0)。
⑤频发房性或室性早搏。
注:具有①~②任何一项即可诊断;具有④或⑤,以及无明显病毒感染史者必须具有以下指标之一,以助诊断:
①.有下列病原学依据之一:
(l)第2份血清中同型病毒抗体滴度较第1份血清升高4倍(2份血清应相隔2周以上)或一次抗体效价多640者为阳性,320者为可疑(如以l:32为基础者则宜以)256为阳性,128为可疑阳性,根据不同实验室标准作决定)。
(2)病毒特异性IgM)1:320者为阳性(按各实验室诊断标准,但需在严格质控条件下)。上述(l)、(2)如同时有同种病毒基因阳性者更支持有近期病毒感染。
(3)单有血中肠道病毒核酸阳性,可能为其它肠道病毒感染。
(4)从心内膜、心肌、心包或心包穿刺液中测出肠道病毒或其他病毒基因片段。
②左室收缩功能减弱(经无创或有创检查证实)。
③病程早期有CK、CK一MB、AST、LDH增高,并在急性期中有动态变化。如有条件可进行血清心脏肌钙蛋白工或肌钙蛋白T、肌凝蛋白轻链或重链测定。
--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 1997,(09) .
[11] 李毅. 二黄温胆汤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265例——附西药对照组66例[J]. 辽宁中医杂志, 1999,(04) .
[12] 李水银. 双黄连粉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44例临床观察[J]. 新中医, 1997,(02) .
[13] 喻正科,陈志红. 以中药为主治疗病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