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转子位置测量的研究 research on rotor position measurement of direct driving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wind generator.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转子位置测量的研究 research on rotor position measurement of direct driving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wind generator
第32卷第3期 电工电能新技术 V01.32.No.3
2013年7月 AdVanced ofElectrical and 2013
Technology Engineering July
Energy
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转子位置测量的研究
邓惠文,谢明李,曹 虎,郭育华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针对现有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转子位置测量方法,综合各种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增量
式光电编码盘的测量方法,并对电机初始位置检测进行了实验与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
是切实可行的,能够可靠并有效地检测出电机转子的初始位置。
关键词: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机;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转子位置测量
中圈分类号:TM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076(2013)03-0031—05
的方向,但是在永磁同步电机处于静止或者电机刚
1 引言
刚上电时,在电机的定子绕组上没有任何能够反映
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运动控制需要精确的转子位 电机初始转子位置信息的信号。旋转变压器输出信
置和速度信号去实现磁场定向,而转子位置测量是 号虽包含转子初始位置信息,但解调方法太复杂。
整个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前提,是系统构成与运行 对于绝对式光电编码盘法,定位精度不高,且它所能
的基本条件。若转子初始位置检测失误,会严重影 测量的位置角仅局限于360。范围,不具有多转检测
响转子位置的计算,以致无法正确完成电机控制的 能力。综合上述各种方法,本文提出的增量式光电
其他一系列算法,将造成电机运转的紊乱。 编码器具有结构简单、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可
目前,国内外文献提出利用软件来完成永磁同 靠性高且适合于长距离传输等优点,能够提高转子
步电机转子位置检测,但很少涉及转子初始位置检 位置检测的精度及易操作性。
测。
3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检测转子位置原理
2转子位置各种检测方法及存在问题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输出两组信息,分别是A、B
用于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的检测方法主要 正交脉冲两路、零脉冲z一路;及u、V、w三路互差
有:旋转变压器法、光电编码盘法(增量式和绝对 120。的脉冲。A、B端口每转可输出。一10000个脉
式)、电机内置位置传感器法、无位置传感器位置检 冲,u、V、w端口每转输出P个周期的矩型脉冲,P
测法等。这些方法中除了旋转变压器法和光电编码 为电机极对数,测量方法如下:
盘包含了电机转子的初始位置信息。可以用作电机 电机转速凡(r/min)可表示为:
的上电初始定位外,其他方法都不能对永磁同步电 n=警 ㈩
机进行初始定位。对于电机内置位置传感器法,这
种方法对电机的设计要求较高,需要在埋置电机定 式中 r——电机旋转过程中的时间;
子绕组的同时埋设检测绕组,较麻烦且不具有通用 m——给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目;
性。无位置传感器位置检测法是目前人们热衷研究 p。——光电编码盘每转输出的脉冲数。
收稿日期:2012-02-28
作者简介:邓惠文(1989-),女,四川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直流配电系统技术分析及设计构想 technical analysis and design concept of dc distribution system.pdf
- 直流偏磁条件下变压器的建模及励磁特性研究 research on the modeling and exci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former under dc bias.pdf
- 直流偏磁下单相变压器的传输线模型 transmission-line model of the single-phase transformer under dc bias.pdf
- 直流偏磁条件下单相三柱电力变压器三维磁场分析 three dimensional field analysis of single-phase three-limb power transformer under direct current bias.pdf
- 直流偏磁下变压器励磁电流仿真分析 the analysis of transformer magnetizing current simulation under dc magnetic bias.pdf
-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控制保护装置的研制 research on the control and protection device in dc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pdf
- 直流融冰技术探讨 discussion on the deicing technology using dc current.pdf
- 直流偏磁条件下电力变压器铁心b-h曲线及非对称励磁电流 b-h curve based on core and asymmetric magnetizing current in dc-biased transformers.pdf
- 直流输电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设计 a method to design a subsynchronous damping controller for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pdf
- 直流输电比例-积分控制器的参数优化 study o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of hvdc pi controllers.pdf
- 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的动态建模与运行控制 dynamic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directly-driven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wind turbine.pdf
- 直线导轨安装底座几种尺寸标注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about dimensioning of the base of linear guide.pdf
- 直线电机齿槽推力波动的标定与补偿方法 approach to calibrating and compensating cogging force ripple in linear motors.pdf
- 直线电机伺服系统的二自由度内模控制器设计 design of 2-dof internal model controller for a linear motor servo system.pdf
- 直线电机分段供电故障诊断研究 research on fault diagnosis of segment-powered linear induction motor.pdf
- 直线电机的h∞迭代学习控制设计 design of h∞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for linear motor motion system.pdf
- 直线电机伺服定位系统时间最优鲁棒控制 robust time-optimal control of a linear motor positioning system.pdf
- 直线电机在现代机床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application & development of the linear motor in the modern machine tool industry.pdf
- 直线法在接地阻抗测试中的互感分析 analysis on mutual inductance with beeline method in the grounding impedance test.pdf
- 直线感应电机间接磁场定向悬浮牵引联合控制 combined control of levitation and propulsion for linear induction motor based on ifo method.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