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9《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习题 中华书局版.docVIP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9《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习题 中华书局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9《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习题 中华书局版

第9课 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今天我们餐桌上进口的泰国米饭很受人们欢迎,其实,我国早在宋朝时就引进了水稻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它引自于( ) A.泰国 B、朝鲜 C、越南 D、印度 2、“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 A.经济重心南移 B.南方社会动荡 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D. 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 3.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时,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境况。他的积极影响是( )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南北人口结构基本平衡 C.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4.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它兴起的时间是(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5.《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迅速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 C.商品经济繁荣 D.手工业兴旺 6.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主要原因是( ) ①宋朝政治经济中心南移 ②泉州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 ③南方相对安定 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浙江龙泉冰裂纹瓷器 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 南宋纸币铜版拓片(会子) 图1 图2 图3 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繁荣的南方经济 C.精巧的手工技艺 D.独特的活字印刷 8.《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迅速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 C.商品经济繁荣 D.手工业兴旺 9. 以下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②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③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曲辕犁和筒车④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10.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 A.经济重心南移 B.南方社会动荡 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D. 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 二、填空题 11.______后期,已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说法; ______时期,南方经济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12.______成为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棉花种植从广东、福建扩展到 ______流域。南宋时 ____、_____稻米产量占全国首位,故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13.宋代丝织业发达,例如宋锦、云锦、蜀锦, _____、 _____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______业成为宋代产棉区主要的农村副业。 14.____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___ _。南宋时流通于东南地区的纸币叫 _ ___。 三、请你来判断 北宋中期,书生李某赴都城临安探视兄长。途经成都时,他将所带的会子到铺子里兑换成银两,选购了一部贞观年间出版的本朝史书,准备送给爱书的哥哥作为礼物。在旅店里,晚上睡不着觉,就拿起这本史书看起来,当读到“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旋塞北”,不禁怆然泪下,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上述情景描述中,有哪三处不符合当时历史真实?指出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ADCC 6—10:D:BCCA 二、填空题 11.北宋 南宋 12.水稻 长江 苏州 湖州 13.杭州 成都 棉纺织 14.北宋 交子 会子 三、请你来判断 错误:临安 会子 贞观年间出版的本朝史书“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旋塞北”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