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经典实验复习(高考复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家经典实验复习(高考复习)

高三年级生物高考复习——科学家经典实验复习 1.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必修1—P10) (1)科学家: 施莱登和施旺 (2)主要内容:①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 ③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对生物膜的探索历程(必修1—P65) 时间 科学家 发现的问题、假说、实验过程、结论 科学方法 (思路) 19世纪未 欧文顿 20世纪初 实验:将细胞膜分离提纯,并进行化学分析 鉴定:膜的成分是 脂质 和 蛋白质 。 膜成分制提取、分离和鉴定 1925年 荷兰科学家 20世纪40年代 罗伯特森—脂质—白质 三层 结构构成。 单位膜模型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后 质疑:静态的生物膜难以实现复杂的功能 新技术带来新模型 1970年 弗雷和埃迪登 实验: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对小鼠和人体细胞膜上蛋白质进行染色标记,并让两种细胞进行融合,结果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 结论: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 荧光标志和融合技术 1972年 桑格和尼克森 整个实验的科学思路是:观察现象 → 提出问题 → 实验验证 → 得出结论。 3、细胞核的功能(必修1—P52) 实验名称 实验过程和结果 结论 科学思路 1. 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阅读必修1—P52资料1 美西螈肤色遗传是由 由细胞核 控制。 对照原则 2. 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阅读必修1—P52资料2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 分裂和分化 。 对照原则 3. 变形虫切割及核移植实验 阅读必修1—P52资料3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 控制中心 。 对照原则 4. 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 阅读必修1—P52资料4 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对照原则 四个实验的共同结论: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 4.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必修1-P81) 时间 科学家 发现的问题、假说、实验过程、结论 科学方法 (思路) 1773年 斯巴兰扎尼 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过一段时间后将小笼子取出,发现笼内的肉块消失了。 推论:是胃内的 消化液 将肉块分解了。 用金属笼排除物理性的消化 19世纪 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1857年 巴斯德与李比希 巴斯德:发酵只与整个 酵母活细胞 的活动有关。 李比希:发酵与酵母细胞中 某些物质 有关,而且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毕希纳 实验: 结果:酵母细胞中的某物质能在酵母细胞破裂后 起作用,其结果跟糖液中含有活酵母细胞是一样的。该物质称为 酿酶 。 推测:酶是蛋白质 提取细胞内的物质 1917年 萨姆纳 (美) 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通过化学方法证明脲酶 蛋白质 。 推测,然后提取鉴定 20世纪30年代 科学家们 相继获得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多种酶的结晶,证明这些酶都是 蛋白质 。 提取、验证 20世纪80年代 切赫和奥特曼(美) 发现少数 RNA 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功能。 提取、鉴定 酶的定义:酶是 活细胞 产生的一类具有 催化 作用的 有机物 。其中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 。 5.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必修P100-102) 时间 科学家 发现的问题、假说、实验过程、结论 科学方法 1642年 赫尔蒙特 18世纪中期以前,人们认为植物体的全部营养物质都来自土壤. 过程:种植柳树,只浇水,五年后,柳树增重74.47kg,土壤减少0.06kg 结论: 水 是建造植物体的唯一原料。 对照 实验 1771年 普里斯特利(英) 过程: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 不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也不易窒息而死。 结论: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 对照 实验 1779年 英格 豪斯 (荷兰) 过程:重复“普里斯特利实验” 500多次 结论:只有在 光照 下,且植物体只有 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1785年证明:绿叶在光下吸收的是 CO2 ,放出的是 O2 。 对照 实验 1845年 梅耶(德) 过程:根据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推测 结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 光能 转化成 化学能 储存起来。 推论 1864年 萨克斯(美) 过程:将绿叶先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将其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半叶片无颜色变化,曝光的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