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纪末起 旧古典经济学派主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8世纪末起旧古典经济学派主张

另一方面,重農主義認為國民財富不是由不可消費的貨幣財富構成,而由社會勞動每年所再生產的可消費的貨物構成,並認為完全自由是使這種每年再生產能以最大程度增進的唯一有效的方案。這種說法無論從那一點說,都是公正而又毫無偏見的。 * 【古典學派的基本論點】: 《總體經濟學》李順成,華泰文化,第72頁至75頁:(有修改詞句) 一、即使在短期間發生產品供給遠大於需求的情況,經由自由競爭的過程,產品價格會很快下跌,在新低價水準,產品的需求會自動增加起來,直到等於產品的供給為止。 二、所有未被使用於消費的剩餘所得部分,都永遠被利用於投資上。若儲蓄額度遠大於投資時,貸款者(lenders)彼此之間會產生競爭,使利率下跌。進而刺激更多的投資,直到等於儲蓄水準為止。因而,花費在消費和投資產品的總支出,便會正好等於產品的生產總額。 三、即使總物價並不下跌,而產品供給也只是暫時性的超額,這也僅僅會導致暫時性的失業情況。 失業使工人間產生競爭,而使工資下跌。因而刺激更多的勞動需求,直到等於勞動供給為止 (即達到充份就業)。 * 思: 如何讓國家更富強? (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 一、產出水準之增加。 所有實物性財貨或勞務的產出水準 (數量與質量)。 二、人民素質 (身體、知識、品德) 與生活品質。 三、財富分配與生產關係。 生產關係: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建立的相互關係。包括:生產資料的所有制,以及人們在物質資料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方面的關係。 四、生產力之充份發揮 (技術、就業)。 五、國防力量與治安力量。 六、經濟秩序穩定。(物價、匯率、利率、工資)。 七、增強國人的擁護。 * 古典學派之主要理論架構: (一)「商品市場」以及「生產要素市場」: 1.消費者行為理論: (1)「邊際效用分析」。 (2)「無差異曲線分析」。 2.廠商理論: (1)「生產函數理論」。 (2)「成本結構理論」。 (3)「生產因素的需求理論」。 (4)「生產因素的分配理論」: A.吉尼系數。 B.羅倫茲曲線。 C.後彎的勞動供給曲線。 D.地租理論:李嘉圖差別地租理論、準租、經濟租(生產者剩餘)。 E.工資理論:馬爾薩斯人口論、工資鐵律、邊際生產力說等。 F.就業理論:N= N();N= N();N= N;Y=Y(N)。 G.利|息理論:I=I(i),S=S(i)。 H.利潤理論:熊彼得創新說、剩餘價值說、風險說、獨占說等。 * (二)市場類型理論: 1.「完全競爭市場」。 2.「獨占市場理論」。 3.「寡占市場理論」。 4.「獨占性競爭市場」。 (三)、其它:(見前面摘要) 1.賽伊法則: 2.交易方程式 (transaction form) (費雪方程式): M = T * 3.所得型方程式(income form): M = Y 或:所得型(income form):MC = Y 其中, M = 交易流通中的貨幣數量, V = 貨幣交易次數流動率 (transaction velocity) (一個貨幣單位在一年中平均會發生V次交易的流動率) = 所有交易的平均物價水準 = 國民產出(最終)的平均物價水準 T = 實物交易次數 C = 貨幣所得流動率 (income velocity) (貨幣單位於最終產品的買賣過程中,每年的平均流動率次數) Y = 真實國民產出水準 註:(1).V包含了中間產品(財貨或勞務)的買賣過程,C則只含最終產品的買賣過程,因此,通常C會小於V。 (2).V為固定不變的最大可適用之常數項。因人們不會保留閒置貨幣,即保留貨幣之時間不會超過利用貨幣之時間。 (3).一般假設在一已知期間,實物交易次數T為最大,且為一已知常數。 (4).交易型方程式漸不受重視,原因:無法衡量實物交易次數T。 (5).因此,大都使用所得型方程式:MC = Y;並簡化為 MC = PY;因不須分辨最終產出的P或所有交易的P (6).一般假設C為最大固定常數項,理由同V。 (7).在充分就業狀態下,Y通常會處在最大水準,為一最大固定常數項。 (8).因此,額外多餘貨幣的增加,會促使整個物價上漲,而不會增加實物產出或交易數量。因實物產出或交易數量都已是最大固定常數項。 * 4.現金餘額方程式 (劍橋方程式,以A Marshall為代表):M P = KY (古典學派認為,一般而言人們不喜保有貨幣) 其中,M = 交易流通中的貨幣數量, P = 國民產出(最終)的平均物價水準 Y = 真實國民產出水準 K = 貨幣所得中以貨幣型態保有之比例 * * * * 古典經濟學派: 代表人為英國Ad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