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5-2016学年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

2015-2016学年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5-2016学年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由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典章制度、意识形态等带到分封之地。这本质上是以国家这种特定形态为单位,对以周王朝为代表的中原文化的一次广泛复制.学者强调的是分封制 A.维护了西周王朝的政治统治秩序 B. 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传播 C. 使地方丧失了政治文化的独立性 D.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 【答案】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中国古代通过直接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具体措施在各朝代的表现各不相同,从唐代开始,宰相的职权被一分为三,继而再加细分,宋代沿袭这一做法,终于使得宰相的职权极大削弱,但与此同时却造成了冗官现象和政府机构效率低下。明代,宰相制度被废除,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有了最终的解决。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察举制?[ A.六部职能的衰退 B.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C.宰相权力的反弹 D.内阁为实际的宰相 【答案】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加制 不同点:1.?地位不同。丞相是国家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明朝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阁臣也只是皇帝的侍从。2.?与皇权的关系不同。丞相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形成制约;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职权大小、地位高低完全由皇帝决定,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6. 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 分封制既巩固统治,也蕴含割据因素 B. 郡县制意味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行省制是蒙古族重要的政治制度创新 D.三省六部制明确宰相分工,提高效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巩固统治,但是由于诸侯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又蕴含割据因素,A正确;郡县长官由皇帝亲自任免,不得世袭,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项正确;蒙古族统一国家后由于疆域辽阔,在地方上实行了行省制,是今天省制的开端,C项正确;D项错误,因为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不是地方行政制度,故本题答案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度 7.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休公民千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尚书》 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对这两个“民主”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两者含义不同,但都对各自的“民主”持赞扬态度 B.前者是指“公民做主”,后者是指“为民之主的人” C.古代两国都有人思考所在社会政治制度的合理选择 D.无论雅典还是中国,实现“民主”都是民众的愿望 【答案】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雅典民主与中国古代民主的比较 8. 有人曾嘲笑梭伦所编订的法律好像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梭伦对此的答复是:当破坏协定对双方都不利的时候,人们是会遵守相互间的协定的。这表明 A.雅典城邦崇尚民主和法治 B.梭伦改革的举措具有中庸色彩 C.雅典民主政治的雏形形成 D.梭伦认为法律可协调各方利益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当破坏协定对双方都不利的时候,人们是会遵守相互间的协定的”可以分析出梭伦认为法律可协调各方利益,故本题答案选D项;材料主要讲的是法律没有涉及民主,A项不符合题意;B项中的“中庸”材料体现不出;材料的主旨是法律不是民主,C项不选。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梭伦改革 【名师点睛】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 1.目的:主要目的是清除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措施:很多措施都带有“中庸”色彩。 3.结果: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又带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9.恩格斯说: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