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人秉烛夜游.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古人秉烛夜游

第八課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李白 康熙 1作者& 2題解& 3課文& 方舟 補充資料 一、白詩欣賞& 二、杜甫寫李白& 三、詩序& 〈尋李白〉 〈尋李白〉 余光中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從開元到天寶,從洛陽到咸陽 冠蓋滿途車騎的囂鬧 不及千年後你的一首 水晶絕句輕叩我額頭 噹地一彈挑起的回音 作者~李白  賀知章贊其為 「天上謫仙人」 1生平 2思想 3作品 4文學主張 5文學地位 李白生平介紹 一、家世 1李白,字太白(公元701~762年),號【  】居士。 2祖籍在隴西成紀,先世移居中亞碎葉(在唐朝屬安西都護府管轄),此即為李白的出生地。 3五歲時隨父遷居西蜀錦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縣)青蓮鄉,所以他自稱是蜀人。他父親可能是一個富商,當時的人稱他「  」,母為「  」  ,可見李白一家在四川是客居,而母親有可能是外國(西域)人。 4李白歷經武后、中宗、睿宗、玄宗、肅宗數位皇帝,一生大部分處在唐朝國勢強盛時期。 二、少年時代 5李白學習的內容十分廣泛,他自謂:「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好劍術」,「十五遊神仙」,「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這些對他詩歌特點的形成影響不小。 三、青年時代(25-40歲) 6a出蜀。「仗劍出國,辭親遠遊」,開始平生第一次的大漫遊:南窮蒼梧(廣西)、東至溟海(東面海洋)、西入長安、北上太原(山西)。 b上韓荊州書:「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長不滿七尺,心雄萬夫。」 7與孔巢父等人隱居徂徠山酣引縱酒,時人稱「竹溪六逸」。李白詩名此時已遍天下,所謂「劍非萬人敵,文竊四海聲」。 四、壯年時期(42-55歲) 742歲隨道士吳筠入京。賀知章見其詩文 (   ),嘆為「天上謫仙人」。玄宗親自召見,詔(ㄓㄠˋ)令為翰林供奉。   8-1得罪權貴:   新唐書?文苑傳:「白既嗜酒,日與飲徒醉於酒肆。玄宗度曲,欲造樂府新詞,亟召白,白已臥於酒肆矣。召人,以水灑面,即令秉筆,頃之,成十餘章,帝頗嘉之。嘗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脫靴,由是斥去。」當時李白寫下的即是膾炙人口的清平調&三首。而高力士受辱,於是摘詩中「可憐飛燕倚新妝」,說李白以漢朝?趙飛燕故事襯楊貴妃,意在諷刺,李白因此受制楊貴妃而不得重用。 8-2第二次漫遊 出長安後與高適、杜甫等人,登山臨 水,詩酒往返。這次他浪跡大江南北, 漫無定處,生活漸形潦倒。 8-3 李白的性格畢竟是狂放的、豪邁的,一 旦生活稍微改善,他又興致勃勃地飲酒 作樂起來。他在<客中行>一詩中,就欣 然自得地說:「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 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 處是他鄉。」從這首詩裡,可以看出李 白的幾分真性情。  9永王璘:(55歲之後)   天寶十四載,安祿山反,李白由宣城避地剡(ㄕㄢˋ )中,不久隱居廬山。李璘(永王)起兵,招李白為幕府僚佐。後因李璘和他的哥哥李亨(肅宗)爭奪帝位失敗,李白獲罪當誅,幸虧郭子儀出面相救,才得到減刑。詔令放逐夜郎(今貴州 桐梓一帶),中途遇大赦,得放歸。 10有儒家的濟世理想,但更多的是仙道的放曠飄逸作風: 李白將極大差異的儒家和道家、游俠三 者結合起來。 11俊逸清新: a李白讚人詩作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也是李白詩歌語言的風格。 b杜甫<春日夢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庾信)  ,俊逸鮑參軍(鮑照)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方舟p131) 作者趣聞掌故 1鐵杵磨成繡花針   2天上謫仙   3命高力士脫靴   4玄宗為李白調羹   5新創「清平調」  6美人呵筆   7海上釣鰲客       8飲酒八仙(與賀知章、李適之、王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等八人,結為酒中知己,時人稱為「飲酒八仙」) 9李白是醉後入水捉月而死的嗎? 10夢筆生花: 《開元天寶遺事》:李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題解 1從:  同一家族者曰「從」(ㄗㄨㄥˋ),如「從兄弟」(堂兄弟)、「從父」(伯叔父)、「從母」(姨母) 2序& 3駢體文(駢句:對偶) a駢文基本上是由對偶的句子組成之文章。而柳宗元〈乞巧文〉有  「駢四儷六,錦心繡口」之  語,晚唐李商隱著有<樊南四六甲乙集>,因此駢文又稱四六文。→ b講究對偶工整、辭藻華美、音調和諧、多用典故,注重形式華靡不實的文體。 c盛於魏晉南北朝。 b講究對偶工整、辭藻華美、音調和諧、多用典故,注重形式華靡不實的文體。 c盛於魏晉南北朝。 課 文 1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 生命的短暫 2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光陰的稍縱即逝 3而浮生若夢,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