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肉牛牦牛产业技术发展报告教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度肉牛牦牛产业技术发展报告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 一、国际牛肉生产与贸易概况 1、国际牛肉生产量 2015年全球牛肉总产量(折算胴体基础)为5843.3万吨,较2014年减产131.3万吨。产量超百万吨的国家(地区)是:美国、巴西、欧盟(27国)、中国、印度、阿根廷、澳大利亚、墨西哥、巴基斯坦、俄罗斯和加拿大。 2、国际牛肉消费量 2015年全球牛肉消费量为5646.6万吨,较2014年减少了124.2万吨。牛肉消费量超百万吨的国家(地区)是:美国、巴西、欧盟(27国)、中国、阿根廷、俄罗斯、印度、墨西哥、巴基斯坦和日本。 3、国际牛肉贸易量 2015年全球牛肉总贸易量为1716.0万吨,其中,出口960.1万吨,进口755.9万吨。与2014年相比,牛肉总贸易量减少了73.0万吨,出口量减少了38.9万吨,进口量减少了34.1万吨。 二、国内牛肉生产与贸易概况 1、国内牛肉生产力水平与产量 2015年全国肉牛屠宰量约为2100万头,胴体总产量约为545万吨,牛肉产量约为460万吨。杂交牛胴体重平均为305.7 kg/头,中大体型本地黄牛胴体重平均263.0kg/头,南方本地小黄牛胴体重平均174.2kg,全国平均胴体重246.5kg/头。2015年牦牛屠宰量约300万头,牦牛胴体重平均为123.0kg/头,胴体产量约为40万吨,牛肉产量接近30万吨(根据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测算)。 2、国内牛肉贸易量 2015年牛肉进出口总贸易量(不含牛下水等产品)约47.9万吨,比2014年增加了17.5万吨,牛肉进出口总贸易额为23.65亿美元。2015年牛肉净进口量47.4万吨,是2014年29.7万吨的1.6倍。全国共有25个省(市)自治区进口牛肉,1月至11月份共有13个省(市)区进口牛肉量超过1000吨,它们分别是天津142593.3吨、上海83684.0吨、辽宁38952.5吨、北京33641.7吨、江苏31278.8吨、山东25186.9吨、广东23710.0吨、福建16309.0吨、浙江5435.2吨、黑龙江3221.2吨、安徽1635.7吨、河北1599.8吨、重庆1015.5吨。2015年共有6个省(市)区出口牛肉,其中,1月至11月份统计,有3个省(市)区的牛肉出口量超过100吨,它们是湖南3368吨、辽宁702.8吨和吉林199.7吨。 三、国际肉牛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1、遗传育种与繁殖领域 肉牛产业发达国家始终保持着肉牛育种的领先位置,且市场化肉牛育种体系始终支撑着产业需求。2015年该领域取得明显进步的是肉牛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部分国家联合育种是一个发展趋势。如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动物遗传育种部(AGBU)负责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的肉牛多品种遗传评估。根据中国肉牛市场需求,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美多个国家对中国肉牛种业市场的推销力度进一步加大,北美和欧洲多国仍在极力推动向我国开放活牛出口市场。胚胎生物技术作为优秀种公母牛扩繁手段仍在广泛应用,胚胎和冷冻精液等遗传物质交换仍然是全球肉牛良种基因传播和利用的主要手段。 2、饲料营养领域 不断完善构建饲料原料营养价值快速评定模型和大数据库,加强了对饲料组合效应的评定,优化建立了肉牛能量分配模型等预测模型。肉牛产业发达国家更加重视肉牛饲养成本的控制和低成本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瘤胃健康和环境减排仍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通过改变日粮配制和粗饲料的加工质量降低育肥期肉牛瘤胃酸中毒风险,研究不同日粮结构和瘤胃调控剂对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发酵模式的影响,重视微量营养素对母牛围产期和犊牛的营养,并研究通过氢营养途径和非氢营养途径减少甲烷排放的调控技术。采用计算机智能化管理改进饲养管理制度,保护动物福利与减少肉牛的应激反应,充分发掘肉牛的遗传生长潜力。通过上述技术集成,形成了围产期母牛、犊牛、青年牛和育肥牛等分阶段精细饲养管理技术,进一步提高肉牛生产水平,改善牛肉品质。 3、疾病控制领域 牛呼吸疾病综合征仍是肉牛最主要疫病,美国已上市了多价疫苗(针对4-5种病毒和1-2种细菌)用于该病预防,某些基因的多态性影响牛体对该病的易感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统计的重大疫情主要包括:疯牛病、O型口蹄疫、南非1型(SAT 1型)口蹄疫、南非2型(SAT2型)口蹄疫、蓝舌病4型、蓝舌病1型、炭疽、狂犬病和牛结节性皮肤病等。兽医流行病学在牛病防控经济学评估、病原体传播轨迹追溯、疫病传播模型等方面的应用增多。新型诊断技术研发仍以快速、高通量为特征。同时,利用组学技术挖掘出一些新型免疫标识和诊断靶标,发现了溶血曼氏杆菌、嗜睡杆菌、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等病原体免疫原性蛋白。以猩猩腺病毒为活载体构建了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重组疫苗。 4、加工与品质控制领域 将荧光光谱、近红外反射光谱应用于预测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