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红色遗迹
修改意见: 1. 内容上太杂,建议选择一处深入,而且最后最好有简单总结。 2。每张PPT文字太多,太密集,字体太小,有些根本看不清,至少要20号字。PPT上只需概要、重点,有些是需要演示时由讲解者讲解. 3.字体单一,颜色单一, 图片、文字都没有动画切换的方式没有. 4。没有小组成员名单。 武汉红色遗迹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八·七”会议会址 二七纪念馆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居于中国腹地的武汉,具有先天优越的地理位置,也体现出重要的战略价值,这对武汉城市的发展进程不无重要而积极的推动作用。一部城市的发展史,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也是一部历史战争的演示史。战争推动城市的进程,带给城市发展的机遇和动力,促使城市完善机能,提升地位,壮大壮强。而战争同时也带来经济、人口的衰减,带来不幸与恐慌、灾难与死亡. 近代的民国政府,日本军队,汪精卫政权,北伐,武昌首义,太平军,古代的黄巢,蒙古军队等。几乎任何全国性的军事活动,武汉就要牵扯在内。这不是福,而是祸。新的军事力量,意味着有人守,有人攻。不管是守,还是攻,居民都很惨。譬如太平军攻打武昌城的时候,清朝官员把城外的房子都烧了,造成几千人民流离失所。在城里面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城一围,食物必然短缺。既然不知道要围多久,当然就任居民饿死,保住军队。北伐军要来前,乱民又把商店砸了抢了。 武汉曾经是个闪耀的明星。张之洞功不可没。租界的功劳更大。张之洞没有受过正规西方教育。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很肤浅。所以才以为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办的铁厂和企业花了很多钱,却没有什么经济效益。但他受慈禧太后支持,全力发展洋务和新式教育,也为中国培养了不少人才。 租界让武汉成为国际都市。今天在世界各大图书馆都藏有武汉当年的相片日记等记录。租界带来了外国的人才,资金,银行和商机,提供了相对安定的法治经商环境。武汉在20世纪初,很多事情是领先全国的。譬如中山公园是亚洲一流的公园。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一部分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於在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 辛亥武昌起义前夕,中国的各种 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1906年,清廷抛出「预备立宪」,其实质却是加犟了皇族的权力,广大立宪派对此极为不满;1908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相继去世,年仅3岁的宣统皇帝溥仪即位,其父载沣摄政。1911年5月,清政府公布的内阁名单中满族人有九名(其中七名是皇族),汉族有四名。被人称为「皇族内阁」。立宪派对此大失所望,有少数人参加了革命党。为取得外国的支持,以维护其统治,清廷将广东、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商办铁路收为国有,然后再卖给外国,掀起了全国大规模的人民反抗运动——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北端,旧址现保存完好,因其主体建筑为红色楼房,因此又被称为“红楼”。 红楼原为清政府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所建的湖北省谘议局大楼,此楼1908年筹建,1910年落成,占地28亩,共有房11栋,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现大门和主楼上端匾额均为宋庆龄题写。该楼主体建筑为二层砖混结构(也有说法认为是砖木结构)西式楼房,面阔73米,进深42米,坐北朝南。 它直接采用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大厦和会堂的建筑形式,大楼平面呈“山”字形,前方及两翼是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门前的门廊突出,门窗制作精巧,上层顶端正中伸出一座圭形教堂式的望楼,颇具西方古典建筑风格,成为当时阅马场轴线的制高点,视野开阔,颇为壮观。 大楼后方也是一座二层楼房。两侧各有一排红色平房。正前方出口处装有铁栅大门,大门两侧为门房,由上半部装有铁栅的红色矮墙自门房两侧平伸,与左右平房连接,围成方形院落。旧址面对阅马场,院门外正前方立有孙中山铜像,仪表庄严安详。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省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重大转折意义的“八七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今后革命斗争的方针。出席会议的有部分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及中央机关、共青团中央、地方代表共22人。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罗明纳兹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瞿秋白、李维汉主持;由于当时环境极其险恶,会议只开了一天。 八七会议是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的,会议正式 瞿秋白 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从而使全党没有在白色恐怖面前惊慌失措,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为挽救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