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式理论及高级英语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及高级英语阅读教学摘 要 本文分析了高级英语教学的不足,提出了将图式理论运用到高级英语教学之中,并选取范例以证明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并值得借鉴。
关键词 图式理论 高级英语 范例
阅读教学一直占据着高级英语教学重中之重的地位,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在阅读课上,教师仍旧按照传统翻译法自下而上的按部就班的讲授的词-句子(句型)-语法-篇章理解,重心放在填鸭式的讲解词句,一方面忽视文章结构分析,学生则被动接受,理不顺作者的写作思路,对文章的理解不透彻不充分以至于常常出现误、歪、偏、增等情况;另一方面忽视与学生互动,就算互动也是老师充当任务布置者(assignment giver)或提问者(questioner)来检验学生理解的情况,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阻碍了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解释和理解心理过程的理论。它经历了220年多年曲折漫长的发展史:图式概念最初见于1781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康德的《纯粹理性的批判》中,后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格式塔心理学家巴特勒特(F×C×Barlett)对其发展(1932年《Remembering》提出这个概念),但图式理论因当时行为主义盛行而未受关注,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母尔哈特(Rumelhart)等人不断努力才得以对其完善,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理论(图式理论模式the schema theory model也称相互作用模式the interactive model),最终多领域地广泛研究。随着现代图式理论的深入研究,很快出现了Minsky(1975)的框架理论(frame theory),Schank 和Abelson(1977)的脚本理论(script theory)和Sanford和Garrod(1981)的“剧情”(scenarios)等理论。
尽管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定义“图式”,但他们普遍认为图示是一种把已知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单元形式贮存在大脑里的抽象的认知结构,以此来观察和理解事物。这种抽象图式所形成的巨大立体式网络系统会储存于长期记忆中,一旦外界新信息出现便会激活大脑中某个相关图式,从而产生解释、预测和联想。但若新信息出现在空位(slot)的知识结构上,只有将空位填补才能实现图式交流。
基于它不同性质及特点,图式分为三类:其一,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是指读者对语音、词汇、句子、语法和语义结构等语言知识掌握的程度。它是理解文本的基石。其二,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或主题图式:当图式是一组关于物体、思维或现象的概念或一系列相关的概念时,我们称之为内容图式。它既包括某种文化或亚文化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具体阅读文本中涉及的有关学科或专业方面的知识。总之,是读者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范畴、对主题的了解程度。其三,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或修辞图式(rhetorical schema):是关于文本篇章结构的知识(即语篇知识)也就是,读者对材料的体裁和篇章结构的熟悉程度。
二、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以《高级英语》(张汉熙先生主编)第一册中的Lesson 5 Speech on Hitlers Invasion of the U.S.S.R 这个演讲稿为例作以简要分析。
通过文章标题学生积极地激活历史背景知识并大胆预测文章内容:这是一篇二战题材演讲稿。它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德军入侵前苏联,二战面临转折的重大时刻之际发表的一篇意味深长、感情充沛、令人信服的演讲稿。随后学生主动激活演讲稿的结构图式。演讲稿的结构一般分为开场白、正文和结尾三部分。在开场白中要定基调,点主题,引起听者兴趣等。在正文中要陈述情况,分析情况,得出结论进而劝服听者支持。在结尾中要深化主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再次学生结合其结构图式浏览开头、结尾、每一段的起始句和结尾句并抓住显示文章发展脉络的标志性词语(the spectacle, I see…, declare the decision, the deeper motive, overwhelm Great Britain)最终很快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对文章整体内容作出猜测: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记叙文体介绍了发表演讲的背景,第二部分为演讲的全文以议论为主,首先通过前苏联与德国侵略者情况(situation)的对比说明纳粹集团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然后陈述了当前英国应采取的立场和措施(conclusion);最后进一步劝服人民其决定的正确性(persuasion)。
当学生对其篇章结构作出了推测并通过文章内容得到了有力的证实,该进一步仔细研读文章词句语义了。在词汇理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