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扬州慢》《燕歌行》导学案.doc

《一剪梅》《扬州慢》《燕歌行》导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剪梅》《扬州慢》《燕歌行》导学案

《一剪梅》导学案 【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李清照其人,赏析其词,学会“知人论世”的欣赏2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初步鉴赏诗歌主旨的水平。 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李清照生平简历的了解及其作品的赏析。教学难点掌握“知人论世”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来初步鉴赏诗歌。 李词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擅用白描,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后人有《漱玉词》辑本。后人对她的评价:“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品读诗歌,回答问题】 (1)、“红藕”“玉簟”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进一步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什么呢? (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一个倒装句,其意味是什么? (4)、“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意义分析: (5)、领略词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所表露的旖旎、纯洁、心心相印的爱情。 (6)、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课文小结 本词的写作特点】 1、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 2、大胆歌颂自己的爱情,象蜜甜、象水清,磊落大方; 3、浅俗清新,明白如话,也多用偶句,琅琅上口,声韵和谐。 【合作探究】 比较李清照的这首《一剪梅》与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①,风又飘飘,雨又 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②?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 一、?? 角度阐释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王安石)、“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张先)、“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宋祁)。一个“绿”字写出了春之盎然,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出来了。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二、常用解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人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语言特色。 三、【例】(2009.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四、(200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 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五、(2010.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好事近① 陆 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菇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扬 州 慢 》导学案 ? 学习目标:? 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2、体味忧国伤时的情感及“清冷”的意境。 重点难点:? 1、巩固有关知识。 2、把握忧国伤时的情感,体味“清冷”的意境。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他屡试不中,布衣终生(一生没有做过官)。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工诗,尤以词著称。他的词格律严密,字句雕琢,词风清空峭拔。 2.写作背景: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享乐,不思恢复。词人21岁时路过扬州,目睹扬州破败荒凉的景象,联想起了昔日的繁盛,不禁思绪翻滚,感慨万千。 3.扬州简介: 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90年的历史。扬州早在东汉时便是我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