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水谣 一座城市的民俗风情与水乡文化 - 中国台湾网
城水谣
── 一座城市的民俗风情与水乡文化
青年论坛历史与文化民俗风情小组
指导老师:陈正宏、魏有美
组员:陈天翔、宋元明、王露、张玉婷、郑正一
序言:城市的背面
城市的横截面上,它们被高楼大厦挡住了矮小的身影;城市的纵截面,它们渺小得找不到踪影;从城市的空间里,它们被挤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城市的时间里,它们却见证了上海的历史变迁,沉淀在一座城市最传统的缝隙里。
实地采访:
一个老城厢人背后的故事——我们的生活
它们,是上海老城厢的纵横弄堂。他们,是默默生活着的老城厢居民。
一条歪歪扭扭但勉强能看到尽头的小巷,深藏在繁华市区和热闹的城隍庙旅游景区之间。从巷口走进去,便是一幅与外面迥然不同的景象。坑坑洼洼的石板路上,来往着行人和脚踏车,偶尔穿梭几只骨瘦嶙峋的野猫野狗,回收废旧电器的三轮板车伴着喇叭里的叫卖声缓缓飘过。两边的藤椅里深埋着无所事事的老人,摇着蒲扇驱赶蚊蝇和热气。背后的牛奶箱敞开着半生锈的门。头顶是胡乱缠绕着的电线,和晾在半空中的竹竿上湿淋淋的衣服。
经过了杂货店,金银店,五金店,我们几经反转终于找到了目的地,丹凤路174号吴阿婆老人的家。屋子在二楼,穿过一条阴暗而狭窄的小路,脑袋旁边就是一长排裸露的电表,两边是公共厨房,菜厨,公共卫生间,陈旧的杂物七零八碎的铺陈在过道上。
然后我们看到了马桶和痰盂罐头——采访之前我们一度以为无法找到但十分重要的时代物件。
沿着弯曲狭窄的楼梯上去是另一番世界。打开一扇门,我们来到了老人的家。
这间屋子大概加起来二十个平方,上面算卧室,下面算客厅加小厨房,由一次只能过一个人的木梯子连接起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楼下有冰箱微波炉空调,,家具都是老式的蛋很干净,小小的空间里冷气很足。老人热心地端出冰镇绿豆汤盛给我们喝,很纯正的外婆家口味。
老人刚打完麻将回来,自从老伴离开之后,这是她每天必备的娱乐活动。今天赢了些小钱,心情更加不错,很热心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老人是五十年前搬来的,周围的邻居也都是好几十年的老面孔了。我们早就住习惯啦,老人说,不像新式小区,这里没有浴室没有厨房没有卫生间,生活起居一切都按旧时代来进行,每天早晨要去倒马桶,洗衣做饭都去楼下公用的地方挤一挤。
那你们想不想搬到远离市区的新式小区里去住呢?我们原本以为老人们住惯了这样的弄堂不会愿意搬迁出去,但出乎意料的是她回答当然愿意——这里的生活条件实在太差了,不是老人们喜欢这样的旧式生活,实在是忍耐久了早已习惯了,如果有机会搬到条件更好的地方,他们当然都十分乐意离开这里。
这里的房子全部是木制结构,踩上去地板就会吱吱喳喳地响,行动起来都得小心翼翼的,不然自己容易跌倒,也会吵到隔壁邻居——这里的隔音效果基本为零。门窗也都是木式的,台风来了就容易关不上,老人说以前屋顶一到夏天就漏雨,听到打雷了就赶紧拿个盆子放在地板上接水,水不能浪费掉还能省水表刻度。老人还回忆说这里曾经坍塌过。虽然很难令人置信,但她的表情告诉我们这一定是事实。
我们问她这里为什么没有旧城改造呢,她说因为这里的房子设备实在是太差了,线路什么的无从改起,一改就需要把整栋楼拆掉重建,但这个地段每间小房子都市价近百万,政府怎么拆得起呢?老人回忆说几年前市领导来视察时曾经被很多居民围绕着,希望他能帮忙,对方只是回答尽量尽快,所以只好一拖再拖,久而也就没有人提改造的事了。
于是他们就在这里住了一年又一年。我们问这里住的是不是都是老人。她说是的。有些老人去世了,房子就留给亲戚的老人继续住,好腾出大房子给后辈们用,现在这里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少数租房客了,大部分年轻人受不了这种生活条件而宁可去更远的地方租房。
如今这里的居民都上了年纪,腿脚都不那么灵便了。每天刷马桶倒痰盂罐头的琐事都雇专门的人代劳,出一点钱省点力气。独居的老人们大部分都不再自己开锅做饭了,做多了吃不完浪费,也没有精力每天买菜烧饭跟别人挤公共厨房了——不远处的食堂为他们提供每日三餐,做好的便当盒放在弄堂口,老人们到了饭点自己去取,吃完了再把盒子放回去,七块钱一顿正餐,有荤有素,这似乎是个很不错的主意,老人也很满意这样的伙食安排。
我们想了解这里居民的日常活动,老人说他们都很爱打麻将,这是最固定的娱乐活动。养狗养鸟的也很多,确实一路走来头顶上挂着好多鸟笼。这里地段好,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很齐全,公共基础设施也很完好,老人们常常在周末坐车去小辈们家中坐坐,一天总是很快便过去了。老人虽然记不清自己的日常生活,但从她的叙述中,我们能感觉到晚年的安逸与清静。
临走前老人特意从楼上办下了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马桶。座位传统文化的时代印记,我们真的事先没有想到还能在上海找到日常使用的马桶。老人用的马桶看起来是木制,其实是塑料的,她说这一带的老人都用这样的马桶。在水乡文化中,马桶是一种重要的日常清洁用品和精神象征。随着城市的发展它正在走向消逝。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内很多人对俄罗斯的印象是贫穷,酗酒,黑社会.ppt
- 国小部国文科试题.doc
- 国立中正大学九十学年度学士班二年级转学生招生 - 中正大学成教系.doc
- 国文5第04回第四课‘儿女’二记(易).doc
- 国立大里高级中学九十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国文科试卷.doc
- 国立板桥高级中学九十五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doc
-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2015 年议程咨询意见征询文件.pdf
- 国际服务机器人2015“金萝卜”评选申请表 - 第六届中国金融科技峰会.doc
- 国立丰原高商.doc
- 国际核安全组主席2015 年8 月21 日的信函.pdf
- 华为汽车业务核心竞争力剖析-2025-07-新势力.pptx
- 2025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pdf
- 2025粤港「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跨境贸易指南.pdf
- 3.1 做有梦想的少年(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6.1友谊的真谛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4.1家的意味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3.2学习成就梦想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5.1走近老师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5.2珍惜师生情谊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1.1 奏响中学序曲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