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如何留住白衣天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地区-如何留住白衣天使

民族地区:如何留住白衣天使一夜暴雨冲刷,小凉山区露出了“凶险”的一面:公路下边的大渡河水发出雷鸣般的咆哮,内侧的山崖上不时有石头滚落,倾泻直下的山洪成了一道道让人胆战心惊的“瀑布”;司机目不转睛地观察情况,时而一冲而过,时而缓缓行驶…… “只要不是连续降雨,一般不至于出现大面积垮塌,即使有几处小塌方,清道车也可以迅速处理,我们早习惯了。”同车的省党代表、峨边县卫生局医政股股长韦琼英淡定地宽慰记者。 7月10日,记者刚开始峨边彝族自治县之行,就切身感受到当地基层卫生工作者的艰辛。 新站空屋:合格村医哪里来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了离峨边县城55公里的哈曲乡解放村。这座彝家新寨内超市、图书室一应俱全,一间80多平方米的村卫生室宽敞而整洁,一扫昔日卫生站的破败景象。 随着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基础设施条件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以峨边县为例,近年来,全县共争取国债资金、中央扩大内需、红十字会援建等项目74个,完成总投资4993万元。目前,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工程主体竣工,11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全面竣工,6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通过验收。 基层卫生站建好了,却苦于找不到合格的医生,已建成的65个标准村级卫生站中,只有52个配备了村医。“这52名村医中只有4人具有助理医师执业资质,也就是说真正有行医资格的不到十分之一,一旦出现医疗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县卫生局长赵宗君忧心忡忡。 尽管资质不够,有人总比无人强。目前峨边县的128个行政村中,尚有53个村处于无人无房状态,在那些没有配备村医的地方,不仅群众就医成本偏高,还加大了乡镇公共卫生工作压力。长期在基层工作的韦琼英深知其害:“公共卫生疾病发现得越早,控制效果就越好,受波及的范围就越小,村卫生室如果力量太弱,势必会将矛盾上交,付出的代价更大。” 乡镇医院医务人员:透支健康的运转 村上医务室有房无人,乡镇医院又如何呢? 黑竹沟镇中心卫生院服务范围包括周边三个乡镇和风景区,是这一带最大的乡镇卫生院,新建的三层楼在小镇上很是显眼。走进院内,只见住院部、输液室里人头涌动,几名护士几乎是一路小跑为病员打针、换药,稍一迟缓就听到焦急的喊声。 “这几年医疗器械设施添置得很多,像X光机、生化检验仪这些价值几十万元的器材都有了,倒退几年想都不敢想。”院长廖学东自豪之余又显无奈,“就是人手远远不够,大伙儿成天疲于奔命,中午只能轮流吃饭而且时间必须控制在30分钟以内。” 记者了解到,拥有25个医务人员编制的黑竹沟卫生院现在只有10个人,仅占核定名额的40%。而在峨边乡镇卫生院中,缺人空编已成为普遍现象。人口近8000人的金岩乡是全县最大的彝族乡,乡卫生院有21个编制,但包括院长司杜连波在内仅有7人,缺编达三分之二。 人手过于紧张,有限的医务人员不得不超负荷运转,连正常休息和业务学习都难以保证。 捉襟见肘的金岩乡卫生院取消了双休日,改为每人每月一次轮休8天以维持正常运转;而有的乡镇,由于人手短缺派不出人员学习新技术,致使B超等大型设备因无人能够操作而长时间闲置;工作压力大使得基层医务人员难以深造培训,影响了技术水平提高。 “按规定医务人员每3年就要参加一次短期培训,而我走出校门快5年了都没参加过培训,长此下去没法进步啊!”黑竹沟镇卫生院副院长陈卫华很是苦恼。 核编8人的哈曲乡卫生院只有3名医生和两名护士,还得经常安排人到解放村卫生室值班。“剩下的几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双休日好多时候只能放弃。”临时主持工作的胡铧琼医师一脸倦容,“说得辛酸点,我们是在透支自己的身体来维护群众的健康。” 条件艰苦:基层留人何其难 记者了解到:全县19个乡镇卫生院共有240个核定编制,但现有在编人员仅139人,缺口高达37%。造成这样大的缺口,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条件艰苦,待遇偏低,再加上外地来的医务人员受风俗、饮食、语言等因素制约,往往难以适应。”县卫生局长赵宗君说,“边远乡镇想往近处走,近处想到县城,而县上的又想往市里或外地走,日久天长流失率越来越高。” 哈曲乡政府食堂中午开饭的时候,正是病人打针输液的高峰期,医务人员根本脱不开身。等到两点左右病人少点时,食堂已是冷锅冷灶了,医务人员们只好简单下点面吃。“场镇上连家餐馆都没有,不过即使有也不敢三天两头下馆子,我每个月的工资加上补贴也就一千六七百块呀!”护士廖永琴实话实说。 金岩乡场镇没有集市,医务人员只能利用回县城的机会一次就买够20来天要吃的蔬菜和肉。肉放冰箱没问题,蔬菜往往只能吃一半扔一半。在院长办公室内,记者看到了半箱发霉的方便面。“赶不上饭点、吃不上正餐早已司空见惯,大伙经常只能泡碗方便面垫肚子。”司杜连波苦笑着说。 条件艰苦、语言不通、工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