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旅游》画册各景点简介.doc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至旅游》画册各景点简介

一、终南山古楼观景区: 1、 说经台(有照片) 亦名授经台、讲经台,相传为老子著述《道德五千言》之处,为楼观名胜古迹中心。史称其地“万木环合,林莽绕翠”。台处翠微山下之阴而尽得其阳。堪舆家称,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佳。楼观九道山梁宛若九龙朝凤,辐辏此台。人称“天下第一福地”、“终南仙都”。 2、炼丹峰(炼丹炉)(有照片) 说经台南,海拔950米,一峰独秀,直插云霄,天然画屏,映照山门。松林篁竹、掩映幽径、青箩拂衣、山鸟啁啾。登山石径,蜿蜒其间。途中有凉亭、鱼池、可供游人休憩观赏。登至峰顶,极目远眺。秦川如砥,渭水如带,远近风光,尽取眼底。峰顶矗立一砖砌炉形建筑物,为明代所建,名曰炼丹炉,为当年道士在此烧炼丹药之处,后被神话附会为太上老君炼丹炉。 3、闻仙沟(有照片) 其谷为显灵山、炼丹峰所夹峙,上溯石楼山,下达会灵观,南北纵深7km。沿谷蜿蜒而上,竹木葱茏,荆藤漫坡,狭隘之处阴翳蔽日,幽深可怖;平旷之处,绿枝扶疏,风景怡人。溪流淙淙,飞瀑悬空。鸟鸣啁啾,时见锦禽。特别时当三月,瀑谷野蔷薇一时竞放,清香袭人。山径之间猴头菇、野蘑、木耳、百合、蕨薇、灵芝、首鸟等随处可觅。沿途显灵山观庙仙迹,依稀可见,计有吕祖洞、龙王庙,玉皇庙、蓬仙台、演化庵、洞宾泉、闻仙庄、清溪观等。其人文遗迹有:唐代吕洞宾凿洞潜修,终成纯阳祖师;五代时谭峭隐居石楼山,穷天人之理,著成《化书》;冰鉴祖师麻衣先生,与谭峭友善,悟玄机之妙,撰成《麻衣相法》;华山道祖陈抟来此盘桓,与谭、吕结为林下之友;钟离与吕岩切磋玄理,人称道坛双星。高道仙侣,代不绝踪,云集于此,则人杰地灵,名驰遐迩。谷以“闻仙”而命名,颇得其实。 4、希声堂(照片暂无) 堂名取自老子道德经“大音希声”之义。为历代道观管理、接待、议事之所。新建的希声堂由吕祖殿、留云馆、听雨轩及回廊组成一组建筑,为楼观台道观管理机构所在地。东跨院辟出的“白云仙馆”为餐饮、住宿接待之所。 5、 宗圣宫(有照片) 有周一代,天水人尹喜在此结草为楼,因好天文星象之学,在此观星望气,人称草楼观,此为楼观得名之始。后尹喜被朝廷拜为大夫,出任函谷关令,见紫气东来,遂于函谷关前迎侯老子,以衙署不便问道,遂请老子至楼观,筑坛岗上,执弟子礼,老子乃授《道德五千言》与之,是谓说经台。而草楼观则为天下道林之滥觞,后来美其名曰:“紫云楼”,以志当年紫气东来之祥瑞。唐朝统一后,高祖李渊为抬高自己门第出身,尊老子为其远祖,诏改楼观为“宗圣观”,进行大规模的修建,历时七载。李渊曾于武德年间三次来楼观台拜谒老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楼观被尊崇为皇家祖庙。其中建筑有四子殿、玄门列祖殿、三清殿、紫云楼等。宗圣宫现有遗存更多的碑石,极有价值,古物以老子系牛柏、三鹰柏、老子手植银杏树最为珍贵。 6、老子墓(照片暂无) 老子墓位于西楼观就峪口大陵山东侧。现存墓碑上书“周老子墓”,为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题书。桑钦撰、郦道元注《水经注》载:“就水出南山就谷,北迳大陵西,世谓之老子陵”。这是老子墓最早见于典籍的记载。1957年老子墓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古迹保护单位。 7、吾老洞(照片暂无) 老子墓顶有一石洞,砖劵门楼,镶有汉白玉石匾,上镌“吾老洞”三字,洞深莫测。据《陕西通志》与洞前石碑记载,老子西游来楼观传经时曾在此修持,后羽化洞中。洞内藏一石函,藏老子头骨于其中。探寻者甚多,均为洞中阴冷之风所阻。 8、显灵山(照片暂无) 本事见前会灵观条所述。 自闻仙峪掘得老子玉像之后,谷东之山遂被命为显灵山,以志老子显见之灵异。以后在山上遂有多处庙宇建筑,演化至今为送子娘娘庙,以应俗众祈求子嗣之所。 9、大秦寺(有照片) 大秦寺位于塔峪村东的台原上。大秦寺初名“波斯胡寺”。是由唐代时东罗马传教士(基督教)传入东土的历史实证。当时的基督教在内地称为“袄(xian)教”,为唐帝国认同接纳,并允许在长安、洛阳、灵武、周至四处建塔立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大秦寺议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由景净撰文,吕秀巗书丹。碑文叙述了景教在中国境内150余年的发展状况及基本教义。碑下附有敍利亚文字若干。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中国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此碑具有特别重大的历史价值,是十分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吉光片羽的文物宝藏。 10、延生观及化女泉(照片暂无) 观在大秦寺西山阴台原之上。唐睿宗李旦第九女李持盈,封赐玉真公主,曾在此辟山庄、建别馆,修仙学道。道号“无上”。景云间,敕赐馆名为“延生观”宋代曾重新扩建,有明一代景况犹盛。今遗址内村庄仍以“延生观”为名。玉皇殿、公主祠址尚存明代碑石。观东南有一古井,传唐懿宗李漼曾饮此井水,故名御井。 化女泉:西距说经台一公里,有两眼古泉。直径60cm,深2m,四季不竭,冬温夏凉,清澈甘洌,沁人心脾。当地人视为神泉,常来汲水治病。泉边道院曰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