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 - 兴南国小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作家簡禎陪夫婿到美國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短期訪問,和小孩一家三口到美國居住四個月的遊學誌 內容簡介 看到孩子進入一所校園氛圍親切、老師臉上掛著笑容的學校如沐春風,展現了積極學習與主動閱讀。 看到我們一家暫時脫離令人沮喪不斷紛擾的社會,卸除無力感之後,心情如在桃花源安頓一磚一瓦般愉悅。 看到帶一個「家」一起出遊,分工合作,每一件記憶都顯得熱鬧珍貴。 看到孩子在溫暖有禮的學校變得溫暖有禮,我們在文明的社會變得文明,處於微笑社會也時時在臉上掛出微笑。 引自博客來網站:.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68935 於是,我知道這趟旅行最特別是,展現了全家一起出遊的「短期租住」模式─不是小留學生或母袋鼠帶小鼠型的移民行動,而是大人小孩共同體驗的「遊學」之旅─遊小學、遊生活、遊山川。 旅遊,也是教育與學習的一部分,浸泡於他人社會藉以檢查自己社會之有所不足,或許就是這趟旅行漸漸跨過私體驗界線進入公眾思維之後,不得不負起的任務。 引自博客來網站:.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68935 我希望這趟旅行中關於小學教育的種種見聞實錄,能展現異於教育理論的親和力與臨場感,讓「小學部隊」同胞們─包括小朋友、老師與父母─從中獲取活力與熱能,即使是一點驚訝一絲遲疑也比麻木沮喪好。 遇事我總想,為什麼別人做得到我做不到?這種想法意謂著還有改革的熱情與學習潛力。 引自博客來網站:.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68935 借他山之石或許能對照出我們根深柢固的某些觀念不只不是「學習」而是「反學習」,某些填鴨式教育技倆乃過去聯考的餘毒。這些觀念與作為雖然「保證」了孩子在成績單上的數字,卻可能逐步扼殺「閱讀食慾」與「學習的興奮感」使之從小就是個「投機客」─要考的才讀,不考的不讀。最後,變得像大多數的我們一樣:離開學校就不再看書了。 引自博客來網站:.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68935 從美國的基礎建設、小學教育看到這個國家重視的品格、價值,流露出對台灣這塊土地因深情而生的怨懟; 從異國廚房的「豪華」設備、超市的柴米油鹽,延伸出一連串飲食生活的喜怒哀樂; 再從湖濱小徑的日常漫步,寫到遼闊的哲學問題,關於生死失去、創傷陰影、工作熱情和生命期許。 引自博客來網站:.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68935 這一趟短期居留伴讀遊學記錄的疑問和省思: 在那一塊土地成長會不會更好? 簡媜的希望 我希望?? 每個孩子都喜歡上學,像春風吹來,每一片樹葉以口哨響應。 我希望?? 每位老師教學的青春永駐,即使白髮如霜亦不覺疲倦。 我希望?? 那方小小講台是阿拉丁的魔毯,老師帶領一群孩子探索生命意義,遨遊知識殿堂…… 本書目錄 1 旅行要開始了2 給親友團的email3 一所小學4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5 姐妹校野餐6 姚頭丸掉到溪裡7 我們去酒家 8 2000公里長征,四座國家公園9 旅行一定會吵嘴10 伙夫頭求生術11 顏色像詩12 美國小學西遊記13 頒獎14 期中成績單15 小學裡的選修課 16 音樂晚會17 瞬間小石子之一18 拄柺杖的小男孩19 有情緒問題的孩子20 風中的白楊樹21 小徑22 國旗誓詞23 瞬間小石子之二24 請假授課備忘單 25 研討會練習26 萬聖糖果夜27 織一張閱讀網28 職業展覽會與成長史 29 橄欖球迷30 下雪31 咖啡館裡的畫展32 巨人的肩膀33 沒有電視的日子 34 不想見到的事35 中文熱36 留或不留37 聖誕節燈飾38 感謝信39 暴風雪相送40 一個野馬迷的機場觀球報告41 媽媽送你九樣禮後記附錄1 開學十二件禮物感懷附錄2 一篇採訪稿 寫在前面 科羅拉多州真的很美,79年訪問過麥嶺市小學、丹佛、落磯山脈的一角,領略過他的風雪與濃厚人情。 許多人看了國外的教育現象或成就,就想要直接移植到國內,是不妥的。 對於國外教育的優良事蹟,我們可以在心理面讚嘆、質疑、反思、學習、轉化、實踐,但不必喪失自己的信心。 看到別人的好想到自己的好,讓好上加好才會更好。 如何讓家長跟孩子感受到我們的好,是我們要努力的事情。 脫離教師角色,回到家中扮演父母角色時,我們可有簡媜的勇氣、反思與實踐能力? 我們可以做哪些改變? 媽媽送的九樣禮: 第一樣禮物是一片葉子 第二樣禮物是一個秤 第三樣禮物是一塊炭 第四樣禮物是一雙筷子 第五樣禮物是鐵釘與榔頭 第六樣禮物是一把鏟子 第七樣禮物是四把鑰匙(管理健康、財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