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翻译态度 - 淡江大学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三十二期】
壹、前言
梁實秋不僅是著名的文學家、文學評論家、辭典編纂家,更是重要的翻譯家,在中
國現代文學史以及翻譯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翻譯方面,他最矚目的成就是用了三
十七年的時間(一九三一(1)至一九六七)獨自譯完《莎士比亞全集》,除此之外,他翻譯
了多部重要作品,如《阿伯拉與哀綠綺斯的情書》、《西塞羅文錄》、《織工馬南傳》、《吉
爾菲先生的情史》、《潘彼得》、《百獸圖》、《咆哮山莊》、《沉思錄》等西方文學名著。在
翻譯理論上,梁實秋也有頗多建樹。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他與魯迅為首的「左聯」
展開了激烈的論戰,爭論的焦點之一便是翻譯。在論戰的過程中,他發表了多篇談論翻
譯的文章,如〈論魯迅先生的「硬譯」〉(1929a)、〈答魯迅先生〉(梁實秋,1929c),〈論
翻譯的一封信〉(梁實秋,1932)等 。此外,他在不同的時期還陸續發表專論,闡述他
的翻譯觀,如〈關於莎士比亞的翻譯〉(梁實秋,1970)、〈讀馬譯世說新語〉(梁實秋,
(2)等,並在一些訪談中談論到翻譯問題,比如
1982a)、〈譯英詩七首〉(梁實秋,1982c)
與丘彥明的對談(丘彥明, 1988)。可以說,梁實秋不管在翻譯實踐上還是在翻譯理論
方面,都有很大成就。本文將結合梁實秋有關翻譯的論述,從譯者的態度、翻譯功用、
翻譯目的以及翻譯標準等方面入手,以期對他的翻譯觀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貳、翻譯態度
梁實秋認為,譯者應該持有一種嚴謹負責的態度來從事翻譯。他曾多次著文,對一
些不負責任的翻譯活動進行抨擊。新文化運動以來,翻譯活動非常活躍,各種書籍被譯
為中文,但也出現了一些魚目混珠以及粗製濫造的問題。梁實秋一九二七年六月二十三
日在《時事新報‧青光》上發表短文〈翻譯家〉(署名秋郎),無情地諷刺了這些現象:
「自從鬧了新文化,憑空添了無數的翻譯家。翻譯家的資格,是很嚴的,第一,要膽大,
第二,洋文至少要有大學一年級的程度,第三,中文至少要能寫一段短短的清通牒語體
文。最要緊的是第一項資格。所以能做到翻譯家的人就多了。」(梁實秋,1927)很明
顯,梁實秋在這裡是以嘲諷的口吻來談論「很嚴的」「翻譯家的資格」。從他所講到的三
個所謂的成為翻譯家的條件可以看出,梁實秋對於新文化運動以來的翻譯活動非常不
滿,很多所謂的翻譯家中英文功底不夠,外語初通,中文勉強,但卻膽子很大。這一現
2
梁實秋翻譯思想研究
象是新文化運動以來的翻譯大潮夾裹而來的。梁實秋將這樣的翻譯家分為「四個等級」:
第一等的「不備字典」,即使備了也不常用;第二等的「備有一部小字典」,只是偶爾使
用;第三等的「備有大字典」,時常使用;第四等「不備字典」,即使準備了也不常用。
第四等與第一等的區別在於,第四等「不必翻字典」,第一等「不肯翻字典」。劃分這四
個等級的標準,「是按其作品銷路之多寡而定」(梁實秋,1927)。譯者只圖銷路好而粗
製濫造,是一種不嚴謹的翻譯態度。在翻譯中遇到疑難問題,能否認真查閱字典,是翻
譯態度是否認真的一個重要方面。顯然,梁實秋對這所謂的「第一流的翻譯家」非常不
滿,因為這樣的「翻譯家」根本不準備或使用字典,對於翻譯中出現的疑難問題敷衍塞
責,梁實秋這樣對其大加揶揄:
如今第一流的翻譯家,真是膽大如天,完全可以脫離字典而獨立,並且常常
翻出許多新的意思,補字典之所不足。瞎貓撞死鼠,撞到了譯本洋書,書名
若是新鮮好聽,馬上就可動工。先抽出幾章,改頭換面的編成一本書,然後
再一頁一頁的譯出來。所以一本洋書至少可以化出兩本中文書來。假如中文
方面照例的不很通順,你說這是「直譯」。假如洋文方面又照例的誤譯了許多,
你可以說: 「譯時倉卒,疏忽之處在所不免」。最不得了,你還可說那是「手
民之誤」呢(梁實秋,1927)!
看來這「第一流的翻譯家」的問題是對原作及讀者不負責任,斷章取意,又懶於查
考參考書,翻譯時不加選擇,正如梁實秋在〈現代中國文學之浪漫的趨勢〉所說的,凡
投其所好的便加以迻譯(梁實秋,1997a:11)。在梁實秋看來,翻譯活動也要受理性的
制約,是要對作者、讀者負責的,而不應隨心所欲毫無顧忌地進行翻譯。
梁實秋在一九三三年十月二十一日的 《益世報‧文學週刊》第四十七期曾發表了 〈翻
譯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烟囱防腐工程方案设计(3篇).docx VIP
- JingChaDaXue《工业企业防火》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pdf VIP
- JingChaDaXue《化工安全技术基础》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pdf VIP
- 2025年贵阳市农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8课《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2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pptx VIP
- 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ocx VIP
- 2024年6月青少年软件编程图形化等级考试试卷三级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五育”融合背景下新时代校外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以布艺创新教育项目为例*-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第2022004期)-中国儿童中心.pdf VIP
- 智能消防控制系统.pptx VIP
- 【消防史话】台湾地区消防历史沿革.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