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人生 - 钟隆琛的哲学小栈.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艺术与人生 - 钟隆琛的哲学小栈

西洋美學 Q.「藝術與人生」涉及的課題為何? (285) ~~指定教材提出兩大課題: 一、倫理的衝突 二、生死觀(面對死亡的態度)(318有概述) ※限於時間以及個人的興趣, 本課程將只討論第二個課題! 一、從「美的存有學」談面對死亡的態度 Q. 可以面對嗎? 二、從「審美學」談面對死亡的態度 Q. 這態度是如何? 三、從「藝術存有學」談面對死亡的態度 Q. 所面對的,可以製造出來嗎? 一、從「美的存有學」談面對死亡的態度 Q. 可以面對嗎? 1、「死亡」是虛無(不是有), 如何可能「面對」呢? (313) 生 → 死 2、若可能面對, 這樣的面對,有何存有學上的意義? (313) 小結(313) ※延伸思考: ~~「生」與「死」的關係(相互界定!)~ 1、重溫哲學小遊戲 ~ 檢視死前30天的自己~ 2、上帝既然要人必定會「死」, 為何又要造人(賦予人「生命」!)? 上帝是在開玩笑,還是虐待狂? 3、如果你是倉頡, 你會怎麼造「死」這個字? ?從字面上言,「象生人跪拜 於朽骨之旁」 「未知生,焉知死」 ↓ 「未知死,焉知生」(318) 二、從「審美學」談面對死亡的態度 Q. 這態度是如何? i.e.主體如何可能審美地 (愉悅、適然地)面對死亡?(審美態度!) 1、「無關乎利害」: ?是擺脫個人特殊境遇下的情感因素(315)! ?但不是對對象「漠不關心」! (314) 是施與對象「同情的注意」(見下)! 2、「同情的注意」 ?把注意焦點從個人的特殊境遇轉化到 轉化到全人類的共同情感趨向! (315) 小結—不即不離的「心理距離」(315) ※檢討: 上述說法, 只適用於:面對自己之死!(道) 但並不適用於:面對他人之死! ※詳見下圖 Q.如何面對死亡? 三、從「藝術存有學」談面對死亡的態度 Q.審美所面對的,可以製造出來嗎? Q.可不可能存在「死亡的藝術哲學」? (316;319) 1、個人如何選擇死亡的方式 (ex.殺身成仁/自殺等方式), 是倫理上的行為!(317) 而且,道德的位階仍優先於藝術創作(317)。 因此,不能將某些「人為的死亡」 視同藝術創作! 2、即使可以,這樣的作品 也沒有什麼審美趣味可言!(318) ※檢討: 上述說法, 1、只否排除非人為方式的藝術品? 2、道德的位階總是優先於藝術? * * 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系 鍾隆琛 編授 Western Aesthetics 本週課程內容 「特殊理論」 之「藝術與人生」 (第九章) 本週主題 從美學向度,談面對死亡的態度 (第九章第二節-二,p.312~319) 壹、 貳、 壹、美學向度 「美學」是什麼? 「它是對於美、藝術、審美經驗三者的性質進行哲學探究的學科」 (p.13) ※進一步說明,見 p.14~16;p.312 貳、從美學向度, 談面對死亡的態度 死 自己之死 他人之死 (自己以外的人) 將死 已死 已死 將死 怕死 (╳) ?捨生 + 取義 (╳) 不怕死 求生 + 取義 (必要時再「捨生」!) 修正 (檢視自己死後的葬禮) ?自殺 (╳) 可以救治時 不可以救治時 要舉行葬禮 不要舉行葬禮 (╳) (檢視死前30天的自己) 安樂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