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1.3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1.3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选择题
1.(原创)“大臣有罪,由尚书劾奏;选任御史大夫,由尚书品定高下……丞相若有过失,反由尚书问状劾奏。”上述现象出现于(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解析: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尚书的地位超越丞相,成为中枢机构。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形成中朝,三公九卿变成外朝,成为执行机构。故选A项。
答案:A
2.(原创)汉代郡国并行制的实践结果从本质上反映出( )
A.行政制度的多元化有利于加强集权
B.创新和有为是西汉政治的基本特点
C.分封制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D.宗法制在一定程度上仍有重大价值
解析: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结果“有叛国而无叛郡”,酿成“七国之乱”,这说明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利于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答案:C
3.汉朝时,汉武帝下令九卿直接向他奏事。与此同时,他还选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帮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限制相权以保证皇权独尊
B.避免中央政权的决策失误
C.提高中央政权的行政效率
D.逐步扩大政权的社会基础
解析:根据秦朝的定制,九卿是丞相之下的执行部门,汉武帝让九卿直接向皇帝奏事,这实质上是通过限制丞相的权力,来维护皇权的独尊。
答案:A
4.(原创)魏晋时期,“当官者以理事为俗吏,奉法为苛刻”,“从容为高妙,放荡为达士”。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中央集权的削弱
B.社会风气的败坏
C.国家分裂的危害
D.世家大族的衰落
解析:魏晋时期,在政治上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把持大权。题干材料所反映的现象,表明世族已失去了统治能力,走向了衰落。
答案:D
5.(原创)三省六部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重要里程碑,该制度( )
A.从根本上避免了中央政权决策的失误
B.显示了古代中国政权的民主性
C.标志着古代中国国家机构的不断严密
D.是用相权制约皇权的重要尝试
解析:从本质上说,古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专制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皇权至高无上,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决策失误,因此,A、B、D三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三省六部制是秦汉以来中国政治制度长期演变的结果,它反映了统治者治国经验的积累,标志着古代中国国家机构的不断严密。
答案:C
6.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唐代三省制的认识和理解。唐朝在中央设置三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各有分工,又相互牵制,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达到了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答案:C
7.(原创)唐朝时,政事堂一开始是三省长官议事的地方,非三省长官不得进入。后来,皇帝常常把一些官阶较低的官员加上“参与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头衔,让他们有资格进入政事堂参与朝政。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提高政府决策的效率
B.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C.进一步削弱宰相权力
D.扩大唐政权的社会基础
解析:随着政事堂议事参与者的增多,宰相的权力进一步分散和削弱,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答案:C
8.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解析:题干图片显示出,虽然唐代实行了科举制,扩大了选官的范围,但是,这一时期士族子弟仍占进士的71%,寒素子弟、小姓子弟所占的比重较小。这表明,当时的科举制并不完善。
答案:D
9.唐朝时广泛存在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和“嗔目看明经,焚香待进士”的社会现象。上述现象表明( )
A.明经科是科举考试最重要的科目
B.进士科在唐朝最受人重视
C.明经和进士是科举考试两大科目
D.考中进士可以直接成为官员
解析:“三十老明经”,说明考中明经科较为容易;“五十少进士”,说明考中进士非常困难。“嗔目”有些不屑一顾的意思,“焚香”表明了对进士的重视。以上信息表明,唐朝时进士科很难考中,进士科在当时最受重视。
答案:B
10.宋代在各州郡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宋统治者的这种做法( )
A.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B.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D.加强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
解析:宋朝统治者在地方上派文臣担任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又设通判进行牵制。地方行政长官颁布的文书,必须经过通判副署才能生效,同时通判又有权直接向朝廷奏报,这就极大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加强了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1节-第1课时-碳单质的多样性及含碳化合物课件-鲁科版必修1.ppt
-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3节-第2课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酸雨及其防治课件-鲁科版必修1.ppt
-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doc
- 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ppt
-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2节-第2课时-氨与铵态氮肥课件-鲁科版必修1.ppt
- 高中化学-第一章-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ppt
-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doc
-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doc
- 高中化学-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章末知识整合-鲁科版必修1.doc
- 高中化学-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章末整合提升课件-鲁科版必修1.ppt
- 高中历史-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习题-人民版必修1.doc
- 高中历史-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习题-人民版必修1.doc
- 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三节-垃圾资源化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ppt
- 高中历史-1.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历史-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高中历史-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习题-人民版必修1.doc
- 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二节-爱护水资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ppt
- 高中历史-1.3宋明理学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历史-2.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历史-2.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