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专用)2018版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二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pptVIP

(江苏省专用)2018版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二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专用)2018版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二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

答案 (1)原因:受传统礼仪制度的影响;服饰背后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改革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 氛围。(3分) (2)原因:维新派缺乏对国情的了解,贸然实施、操之过急;国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3分) 影响:维新派威望降低,得不到群众的支持。(2分) (3)评价:移风易俗顺应社会潮流,有利于社会进步;这一变法措施的推行缺乏有利的社会环境。 (2分)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一“王者改制,必易服色”“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 行”“中国以礼教立国”“带有深刻的礼的烙印,从服饰上映衬出来的是特权、等级和道德信 念”等信息归纳。第(2)问,据材料二“让人们脱掉穿了二百多年的长袍马褂,换成西装革履… …从更换服装的费用上来说,很多家庭也是一时难以负担的”归纳原因;依据材料二“理所当然 地受到了大多数人的抵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其影响是维新派威望降低,得不到群众的 支持。第(3)问,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从社会史观的角度辩证地评价。 误区警示????第(1)问,可能因阅读、提炼、分析材料信息不到位,加上概括能力欠缺而使答案发 生偏差,有的直接照抄材料原文。第(2)问,可能因基础知识不扎实而使答案不全面。解答本题 必须熟悉必修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选修1戊戌变法 中的相关内容。复习过程中,应善于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打破教材模块界限,串联必修与选修 之间的相关内容。 4.(2016江苏南京、盐城3月,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重要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初,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而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给事中李安世上言:“岁饥民 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使力业相称。又,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 悉归今主,以绝诈妄。”魏主善之,由是始议均田。 ——《资治通鉴·齐纪二》 材料二????(太和)九年,(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 亩,奴婢依良。……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即种植)……诸地狭之处,……乐迁 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他郡,唯不听避劳就逸。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诸宰民之官,各 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相付。 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改革前北魏面临哪些主要问题。(3分)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改革时解决土地问题的相关规定,并指出其积极作用。(5分) (3)从文明史观的视角,指出孝文帝上述改革的历史价值。(2分) 答案 (1)问题:豪强兼并土地;百姓贫饥流亡;政府赋税没有保障。(3分) (2)规定:受田数量男女有别;鼓励垦荒;按级别给官僚分配公田;允许人民有条件迁徙。(3分,任答三点) 作用: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2分) (3)价值:促进了北魏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转变。(2分)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一“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可概括出豪强兼并土地,据“岁饥民流”可 概括出百姓贫饥流亡,据“荫附者皆无官役,而豪强征敛倍于公赋”可概括出政府赋税没有保 障。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可概括出 受田数量男女有别,据“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可概括出鼓励垦荒,据“诸宰 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可概括出按级别给官僚分配公 田,据“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他郡……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可概括出允许人民有 条件迁徙;第二小问,据材料二“计省昔十有余倍”可概括出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据“于 是海内安之”可概括出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第(3)问,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魏 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转变。 方法技巧????解答材料题不仅要善于捕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而且要把材料信息用准确的历史语 言表述出来。因此,复习备考时,要有意识地加强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阐释能力的训练。 15.(2013山东文综,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 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 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 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