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课件1(42张PPT)(鲁人版必修5).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蜀道难》课件1(42张PPT)(鲁人版必修5)

三、李白的诗歌风格 ——从他的作品中 , 随处可见诗人傲岸不屈、咨意反抗、潇洒放旷、纵情欢乐的为人和愤世嫉俗、渴望建功立业、追求个人自由的性格。 1、李白诗歌具有高度的个性化 , 充满着异常强烈的主观情感。 2、李白诗歌想象丰富奇特 , 意象纷繁变幻 首先,诗人感情太奔放强烈,现实中习见的事物不足以表现他的感情,于是对现实加以奇特的想象。比如写相思 、写离愁 :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乡送韦八之西京》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梦绕城边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汶水,无日不悠悠。 其次 ,当平常的事物不足以表现他的澎湃的激情时 , 就用大胆的神奇的夸张和比喻、象征的手法。比如《秋浦歌》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又如《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黄土捧上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载。” 《横江词》的“一风三日吹倒山”等写得惊心动魄 , 而又不失于险怪。 再次,当现实生活不足以表现他的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幻助想、梦境、神话、传说等来构成各种瑰丽奇特的艺术境界。如《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太白峰》等。 3、李白诗歌的语言清新明快 , 不受格律的限制 , 不雕琢字句 , 一切归于自然 , 一切服从内容、感情表达的需要。 他自己所说其作“清水出芙蓉 , 天然去雕饰” 。清赵翼《瓯北诗话》说李白“诗之不可及处 , 在乎神识超迈 , 飘然而来 , 忽然而去 , 不屑屑于雕章琢句 , 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 , 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4、诗歌风格丰富多样。 朱熹说 :“李太白诗不专是豪放 , 亦有雍容和缓的”(《朱子语类》)。其诗以雄奇飘逸为主要风格 , 也有不少诗体现一种清新隽永、蕴藉含蓄的风格。 5、与诗人豪迈不羁的性格相联系, 其诗歌体裁主要运用古诗及乐府歌行 , 因为“歌行大小短长 , 错综开阖 , 素无定体 , 故极能发人才思”( 胡应麟《诗薮》), 形式自由灵活 , 宜于表现丰富复杂的内容和他那错综变化的情感。诗体的选择也体现着诗人的个性。 四、李白的地位与意义 1、奋进精神 2、高大的人格 3、热爱生活 4、“多元一体”的思想 李白,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幻想丰富,形象鲜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后又一伟大的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艺术特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驰骋想象,运用神话的离奇境界,把自己热烈的感情倾注到所描写的对象之中,以惊俗骇世的笔墨,恣意挥洒,描写了壮丽奇谲的世界,借以抒发个人怀抱的抑郁和不平。他鞭挞封建社会的丑恶淋漓尽致,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皮日休说他:“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诗歌中强烈的爱憎之情和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直鼓舞着人们,激发着人们,是我国人民精神财富中的瑰宝。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 * * * * * * * * 王勃是说“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王维是说“唯有相思似春色 , 江南江北送君归”,“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昌龄说“更吹羌笛关山月 , 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些诗虽各有特点 , 但总是没有离开现实生活 , 而李白写来往往是超越现实的 ,这想象是奇特的 , 思归惜别的“愁心”可以离开身体飞向远方 , 或借助狂风 , 或随伴明月吹到朋友、儿女之前 , 也可像滔滔不绝的河水 , 日夜奔流 , 这想象超越了现实 , 但却是以现实为基础的。 写作年代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诗人在长安之时。 《唐摭言》第七卷中有如下记载:“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以所业贽谒贺知章。知章览《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经典评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 千古一诗人————杜荀鹤 余光中《寻李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研究者认为李白十六岁创作《蜀道难》 东方网03年9月3日消息:四川平武县学者曾维益经过十多年研究发现,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成名作《蜀道难》的时间是在其20岁之前,而且该诗作于古江油关(今平武县南坝镇)。 评价 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比喻,  惊人的夸张,奔放的语言, 磅薄的气势,融汇一体,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